賽亞基因股票是好公司嗎?賽亞基因股價合理嗎?

賽亞基因有什麼消息呢???
想要知道賽亞基因最近的消息都整理在這裡了!!

未上市股票是還未透過證交所進行交易

都是透過私人間轉讓來交易的

而價格是雙方議定而成

因為大部分公司都是未公開發行公司

所以個股資訊相對不足

在投資未上市股票之前

一定要自己做足功課

不要聽信來路不明的消息

就貿然進場

甚至看到一些未經證實的文件

就相信其內容

很容易掉入投資陷阱

這裡是整理了個別公司的新聞資訊

擷取於網路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也不一定保證是真實的

一切都只能參考

整理起來是方便人快速了解

若有賽亞基因股票近況的消息

歡迎提供~

有問題也歡迎交流討論

賽亞基因股價的問題或想交易賽亞基因可以加LINE聯繫,互相交流討論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目錄

賽亞基因科技股價參考

 

公司簡介

目錄

本站提醒

此文章純粹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不代表其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媒體,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請別找我推薦股票。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如股價、公司新聞、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賽亞基因股票新聞

【公告】和桐112年股東常會董事全面改選當選名單

中央社

2023年6月21日

日 期:2023年06月21日

公司名稱:和桐 (1714)

主 旨:和桐112年股東常會董事全面改選當選名單

發言人:林惠燕

說 明:

1.發生變動日期:112/06/21

2.選任或變動人員別(請輸入法人董事、法人監察人、獨立董事、自然人董事

或自然人監察人):法人董事、獨立董事、自然人董事

3.舊任者職稱及姓名: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張立秋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怡如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威宇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李倫家

董事:財團法人陳源河文教基金會代表人:陳奕雄

董事:施國榮

獨立董事:張榮元

獨立董事:蘇文憲

獨立董事:張家賓

4.舊任者簡歷: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張立秋,寶齡富錦生技(股)公司董事長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怡如,和桐化學(股)公司總經理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威宇,和桐化學(股)公司董事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李倫家,和桐化學(股)公司董事

董事:財團法人陳源河文教基金會代表人:陳奕雄,賽亞基因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董事:施國榮,中華全球石油(股)公司董事長

獨立董事:張榮元,桐寶(股)公司獨立董事

獨立董事:蘇文憲,桐寶(股)公司獨立董事

獨立董事:張家賓,台灣汽電共生(股)公司法務主任

5.新任者職稱及姓名: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張立秋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奕雄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威宇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舜(田井)

董事:陳怡如

董事:施國榮

獨立董事:王子明

獨立董事:王克舜

獨立董事:杜惠錦

6.新任者簡歷: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張立秋,寶齡富錦生技(股)公司董事長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奕雄,賽亞基因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威宇,和桐化學(股)公司董事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舜(田井),Profit Circle董事

董事:陳怡如,和桐化學(股)公司總經理

董事:施國榮,中華全球石油(股)公司董事長

獨立董事:王子明,上詮光纖通信(股)公司獨立董事

獨立董事:王克舜,台灣聚合化學品(股)公司總經理

獨立董事:杜惠錦,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法官

7.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逝世」或「新任」):

任期屆滿

8.異動原因:任期屆滿

9.新任者選任時持股數:

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張立秋、陳奕雄、陳威宇、陳舜(田井),101,690,169股

董事:陳怡如,4,422,697股

董事:施國榮,0股

獨立董事:王子明,0股

獨立董事:王克舜,0股

獨立董事:杜惠錦,0股

10.原任期(例xx/xx/xx ~ xx/xx/xx):109/06/19~112/06/18

11.新任生效日期:112/06/21

12.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不適用

13.同任期獨立董事變動比率:不適用

14.同任期監察人變動比率:不適用

15.屬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請輸入是或否):否

16.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

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6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

新任董事恆益投資(股)公司代表人:陳舜(田井)先生姓陳名舜田加井(注意ㄍㄥ),

因公開資訊觀測站平台無法顯示正確字體(出現亂碼),故以(田井)表示。

賽亞基因科技-賽亞併購點火 拚醫檢一哥

賽亞基因大革新,重回產業龍頭。賽亞董事長陳奕雄宣布,將啟動基因產業的水平、垂直整合,率先併購檢驗所以大舉擴充檢驗通路能量,並將結盟大型醫院,以切入高階與巡迴檢驗領域,最後擴大與國際前十大藥廠的合作,打造台灣最大醫學檢驗集團。

  賽亞成立於2001年,目前股本4.6億元,是國內老牌基因檢測公司,近期將募資近8億元,發行6萬張、每股13元增資,以啟動企業重整、產業合併。這也是賽亞成立以來,首度「再創業」。

賽亞去年每股稅後賺2.37元,是連虧13年後首度賺錢,且一下子躍登產業獲利王、每股淨值大幅提升,由於交出漂亮的成績單,此次現增除了國家基金、大型基金、矽谷外資等法人爭相進駐,國內科技與生技大老紛紛以個人名義大舉認購。

  陳奕雄去年延攬景岳前副總經理謝春成擔任總座,並開始擘劃新版圖,謝春成上任後,開始幫賽亞「砍掉重練」,去年全年賺逾1億元,得到股東的肯定,今年會更好。

  下一步,謝春成說,賽亞要成為檢驗集團,首先進行技術水平整合。由於賽亞在台成立13年,內部技術必須革新,將併購擁有「次世代基因檢測技術」(NGS)的夥伴,接下學術標案、國家型研究案,近期可完成。

  再來,就是擴充國際大藥廠夥伴的數量,預計將從四家擴充到七家,衝刺「新藥開發」與「終端用藥」的「伴隨式檢驗」(Companion Test)領域,打入國際大廠成為核心夥伴,以提高公司價值。

  其次,則是要進行垂直整合,謝春成指出,公司已陸續整合五家國內檢驗所,近期將併購一家國內大型「病理檢驗所」,等到檢驗所團隊成軍,今年檢驗事業將從「月收入」轉型為「日進斗金」的型態。

  營運方面,賽亞將繼續與檢驗所結盟並與國內三到五家主要醫院合作,切入中、高階健檢;營運到一定規模後,可掌握上看4,000家藥局配送系統,則將一方面投入檢驗設備、耗材銷售,另一方面切入「客戶名單、檢測項目」資訊流整合商機。

  目前賽亞在檢驗業務年營收約2億元,謝春成說,第2季起將因規模提升而擴充一倍以上,下半年起營運目標值則是6億元;檢驗業務將從基因、生化、血液檢測全部包辦,而合作領域將納入「巡迴健檢隊」,吃下國內每年例行性的學生、勞工、企業健檢,該領域每年也將可貢獻公司約1億元營收。

【公告】世基生醫111年股東常會全面改選第八屆董事當選名單

中央社

2022年6月24日

日 期:2022年06月24日

公司名稱:世基生醫 (7595)

主 旨:世基生醫一一一年股東常會全面改選第八屆董事當選名單

發言人:詹富蕙

說 明:

1.發生變動日期:111/06/24

2.選任或變動人員別(請輸入法人董事、法人監察人、獨立董事、

自然人董事或自然人監察人):

法人董事、自然人董事、獨立董事

3.舊任者職稱及姓名:

董事:

(1)台灣沁月(股)公司代表人:陳錦澤

(2)台灣沁月(股)公司代表人:詹富蕙

(3)台灣沁月(股)公司代表人:蕭策

(4)來瑪科技(股)公司代表人:徐英洲

(5)來瑪科技(股)公司代表人:李熒達

(6)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股)公司代表人:江俊奇

(7)陳冠志

(8)李俊逸

獨立董事:

(1)陳奕雄

(2)陳持平

(3)陳憶柔

4.舊任者簡歷:

董事:

(1)陳錦澤/世基生物醫學(股)董事長

(2)詹富蕙/台灣沁月(股)公司董事長

(3)蕭策/台灣沁月(股)公司監察人

(4)徐英洲/來瑪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5)李熒達/來瑪科技(股)公司董事

(6)江俊奇/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股)公司總經理

(7)陳冠志/世基生物醫學(股)營運長

(8)李俊逸/茂盛醫院執行長

獨立董事:

(1)陳奕雄/賽亞基因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2)陳持平/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

(3)陳憶柔/當代會計師事務所合夥會計師

5.新任者職稱及姓名:

董事:

(1)台灣沁月(股)公司代表人:陳錦澤

(2)台灣沁月(股)公司代表人:詹富蕙

(3)台灣沁月(股)公司代表人:蕭策

(4)來瑪科技(股)公司代表人:徐英洲

(5)來瑪科技(股)公司代表人:李熒達

(6)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股)公司代表人:江俊奇

(7)陳冠志

(8)李俊逸

獨立董事:

(1)陳奕雄

(2)陳持平

(3)陳憶柔

6.新任者簡歷:

董事:

(1)陳錦澤/世基生物醫學(股)董事長

(2)詹富蕙/台灣沁月(股)公司董事長

(3)蕭策/台灣沁月(股)公司監察人

(4)徐英洲/來瑪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5)李熒達/來瑪科技(股)公司董事

(6)江俊奇/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股)公司總經理

(7)陳冠志/世基生物醫學(股)營運長

(8)李俊逸/茂盛醫院執行長

獨立董事:

(1)陳奕雄/賽亞基因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2)陳持平/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

(3)陳憶柔/當代會計師事務所合夥會計師

7.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逝世」或「新任」):

任期屆滿

8.異動原因:全面改選

9.新任者選任時持股數:

(1)董事:台灣沁月(股)公司(共三席) 4,956,526股

(2)董事:來瑪科技(股)公司(共兩席) 7,172,100股

(3)董事: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股)公司 4,239,194股

(4)董事:陳冠志 108,000股

(5)董事:李俊逸 900,000股

(6)獨立董事:陳奕雄 0股

(7)獨立董事:陳持平 0股

(8)獨立董事:陳憶柔 0股

10.原任期(例xx/xx/xx ~ xx/xx/xx):108/11/04~111/11/03

11.新任生效日期:111/06/24~114/06/23

12.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不適用(全面改選)

13.同任期獨立董事變動比率:不適用(全面改選)

14.同任期監察人變動比率:不適用(全面改選)

15.屬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請輸入是或否):否

16.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賽亞基因精準醫療 致力預防、預測與治療

工商時報【魏益權】 由人類基因組解碼首席科學家-陳奕雄博士率領的賽亞基因科技,以人類基因組為研發重點,致力於疾病與單一核甘酸多型性的相關研究,並從事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與臨床應用開發。日前於2014年完成併購數家檢驗所,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同時,賽亞為台灣唯一獲國際媒體BioSpectrum選入的亞洲十大影響力生命科學公司,是國際間矚目的個體化醫療研發基因科技公司。 賽亞基因針對精準醫學分別提供:各項基因檢測(精準預防)、CTC循環腫瘤細胞計量監測(精準預測),及適藥性檢測(精準治療)三大類服務。近年來,賽亞基因積極整併醫學檢驗市場,成功打造台灣最大醫檢集團。並與數家國際知名藥廠合作,提供特性化CRO服務,共同發展新藥開發、終端用藥的「伴隨式檢驗」領域。透過生技產業的水平及垂直整合,賽亞在實現個人化醫療的技術及通路實力,將提供顧客更完善的選擇。 賽亞發展精準醫療的三大方向,包含「精準預防」、「精準預測」、「精準治療」。精準預防:雖然癌症主要是由日常生活中基因損傷積累所導致的,但可遺傳性基因變異通常會增加患癌風險。賽亞提供癌症基因檢測服務,讓國人提早針對性預防癌症發生,使國人活得更加健康。精準預測: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大,往往會遺漏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導致疾病的產生,甚至忽略轉移癌的發生。

基因定序打造精準醫療基礎

  精準醫療引領新風潮,生技專家昨日在BBA論壇中樂觀認為,精準醫療第一步的個人基因定序,會像遊戲產業一樣蓬勃,台灣需要建立「精準醫療產業生態系」,才能趕搭此波浪潮。
而為搶攻全球精準醫療商機,昨日BBA論壇也邀請國內廠商包括行動基因、華聯、奎克和賽亞基因等進行專題演講,他們分別代表基因定序、微陣列晶片、qPCR和一物資計分析等四大基因檢測工具。
其中,賽亞基因將和中美冠科結盟,兩家公司亦都可望在第四季登錄興櫃;另外,行動基因也與國際藥廠合作,合作投入新藥開發。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醫學個人化概念會從癌症治療出發,擴至所有疾病,領域包含基因組學、數據科學及病患合作等,這對醫療環境先進的台灣生技而言,是很有優勢的發展領域。
在2013年被全球最大基因服務集團華大基因(BGI)併購的CompleteGenomics創辦人RadojeDrmanac指出,基因體定序技術是精準醫療的根本基礎,每個國家都應該發展基因體定序的基礎建設,並鼓勵個人參與全基因定序。但市場教育也需要產業、醫師和民眾不斷溝通,未來個人基因定序會像「遊戲產業」一樣蓬勃。
全球著名醫材創業家PeterJ.Fitzgerald則認為,從矽谷到全球資訊科技與醫藥科技結合趨勢及資金熱浪,將為精準醫療產業帶來整合及革新,創造更有效率的醫療。而台灣ICT生醫人才及技術雖正興勃,且是非常的先導基地,但產業代工導向心態若無法改變,將無法促成產業創新,而錯過大好機會。<摘錄工商>

賽亞攜手重量級藥廠 本業損益兩平

 明年補公發賽亞基因攜手某世界級藥廠,並於去年完成為期3年的合作簽約。總經理謝春成表示,公司深獲該知名藥廠肯定,未來還會續約,可望帶動營收力道轉強;而在未來的3~5年間,這項合作案將使公司立於不敗之地。至於原規劃於今年底辦理公開發行一事,則因基亞事件及相關政策轉變,決議延至明年6月,屆時將同步申請登錄興櫃,目前正由兆豐金證券輔導中。

賽亞基因設立於2001年,目前股本4.37億元,主要以人類基因組為研發重點,致力於單一核甘酸多型性(SNP)的研究,並積極開發相關臨床應用。目前賽亞的SNP擁有400萬筆基因資料,其中70萬筆為華人資料庫。賽亞透過整合資料庫中的基因資料,把「疾病」與「基因」連結在一起,可分析某特定疾病的源頭,找出該疾病主要來自於何種基因變異,經過大量資料的交互比對,成功建立龐大的資料庫,便能透過基因檢測的方式,得知某樣疾病的患發風險。

目前這項技術已大量應用在人體疾病的檢測上。謝春成解釋,有的肥胖患者經由飲食的控制,並且配合運動,體重卻還是減不下來,這很可能是基因作祟。大多帶有「AmFit1」基因變異的人,要配合減重處方才能達到瘦身效果;而帶有「AmFit2」基因變異的人,食用澱粉類食品較易肥胖。因此,透過基因檢測,得以瞭解本身的體質,再採用相關治療方針,藉由有效投藥以強化治療的效果。

賽亞除了提供減重相關的基因檢測外,還能檢測骨質疏鬆、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壓、高血脂、腦中風、老年失智症、氣喘及遺傳性乳癌等病症的罹患風險。尤其公司切入美容及癌症的分析,患者先經過基因檢測,再以資料庫的數據比對檢測結果,最後才進行投藥治療;謝春成強調,未來採用這種治療方式的趨勢將會愈加明顯。

賽亞此次與大藥廠合作,擴大基因檢測的收入,此外也同步處置上海的老舊實驗室,形成今年1~8月獲利架構,至今本業方面已達到損益兩平目標,下一步則擬加速進行抗憂鬱藥物、B型肝炎、C型肝炎及糖尿病等亞洲易發疾病的藥物基因體學研發;另一方面也積極與國內生技業者或相關學術單位密切合作,聯手拓展基因檢測的應用,以台灣為根基、打入大中華市場。

未上市櫃股票交易交流 0960-550-797 陳先生 LINE 的ID @ipo888 歡迎加入

賽亞基因精準醫療致力預防、預測與治療

  由人類基因組解碼首席科學家-陳奕雄博士率領的賽亞基因科技,以人類基因組為研發重點,致力於疾病與單一核甘酸多型性的相關研究,並從事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與臨床應用開發。日前於2014年完成併購數家檢驗所,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同時,賽亞為台灣唯一獲國際媒體BioSpectrum選入的亞洲十大影響力生命科學公司,是國際間矚目的個體化醫療研發基因科技公司。
賽亞基因針對精準醫學分別提供:各項基因檢測(精準預防)、CTC循環腫瘤細胞計量監測(精準預測),及適藥性檢測(精準治療)三大類服務。近年來,賽亞基因積極整併醫學檢驗市場,成功打造台灣最大醫檢集團。並與數家國際知名藥廠合作,提供特性化CRO服務,共同發展新藥開發、終端用藥的「伴隨式檢驗」領域。透過生技產業的水平及垂直整合,賽亞在實現個人化醫療的技術及通路實力,將提供顧客更完善的選擇。
賽亞發展精準醫療的三大方向,包含「精準預防」、「精準預測」、「精準治療」。精準預防:雖然癌症主要是由日常生活中基因損傷積累所導致的,但可遺傳性基因變異通常會增加患癌風險。賽亞提供癌症基因檢測服務,讓國人提早針對性預防癌症發生,使國人活得更加健康。精準預測: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大,往往會遺漏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導致疾病的產生,甚至忽略轉移癌的發生。<摘錄工商>

台灣首創乳癌基因篩檢,基龍米克斯與賽亞基因攜手合作

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賽亞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針對「開發疾病風險性基因篩檢」進行亞太區的戰略合作計畫,將開拓疾病風險性基因篩檢項目在臨床上的應用,希望藉由台灣二大基因解碼公司的攜手合作,能提升亞太區疾病風險性基因篩檢技術的成長。

日前好萊塢女影星安潔莉納裘莉有鑑於由於其母親56歲罹患卵巢癌而病逝,為了確認自己罹癌風險,裘莉透過BRCA基因檢測,得知自己帶有BRCA1的基因突變,為高風險的乳癌罹患者,於是決定進行預防性雙乳切除手術,此舉突顯了現今生活上預防醫學的重要。

根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一年約有50萬人死於乳癌,其形成的原因與環境及遺傳有著密切的關係,若家族中有人罹患乳癌,則其他家族成員均有高風險的罹患機 率。多年研究指出,人體內與乳癌有著密切關係的基因為BRCA 1基因及BRCA 2基因,女性若經檢測發現其BRCA 1或BRCA 2基因突變,其罹患乳癌的風險高達80%,子女更有50%的機率帶有此突變的基因。

目前,已完成「遺傳性乳癌定序晶片」開發,能精確且更 快速檢出BRCA基因變異,費用較國外檢測單位為低,今年將會廣佈於各大醫療院所,預計將有更多女性受惠。基龍米克斯總經理暨執行長黃昭熹表示「賽亞基因 科技過去在華人基因庫的積累有相當深厚的經驗,結合基龍米克斯次世代基因定序平台及多基因放大技術,強強聯合,必能在癌症風險性基因篩檢市場開創出創新及 更有競爭力的下一代產品」。

預期此二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攜手合作,能加強民眾對預防性醫學觀念的重視,並為台灣及亞太地區遺傳疾病的預防性篩檢提供一個更準確及更簡便的檢測服務平台。

新北勞工局表揚14友善家庭企業

CDNS E 2021年12月1日 週三 下午9:30·2 分鐘 (閱讀時間)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二十週全薪產假、全薪親職假、生理假、家庭照顧假」這麼佛心的企業在那裡?新北市府勞工局一日表揚十四家友善家庭企業,其中三家獲得最高獎勵五萬元,符合的友善措施有卅七項,受惠勞工達一萬五七八五人次。

新北市府勞工局辦理「獎勵企業辦理友善家庭暨工作平等措施」計畫,只要企業在新北市境內有服務據點,且提供員工實施優於法令規定的職場友善措施,就發給獎勵金;今年共有十四家企業提出申請,全數通過審核。

勞工局表示,本計畫明年仍將持續辦理,預計明年三月一日起受理申請,凡合法登記的私立機構或企業,且提供優於法令的友善措施讓新北市的勞工受惠,均可提出申請。

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今年獲獎企業中,有三家獲得最高獎勵,分別是巨輪興業提供四日全薪親職假及二萬元生育津貼;渣打銀行提供二十週全薪產假及十日全薪陪產假;圓展科技提供加班者計程車接送至捷運站、減少工時不扣薪等。

其他獲獎企業圓剛科技、嘉實資訊、雅司設計、英屬維京群島商太古食品台灣分公司、北爾電子、惠通科技、晶慧光電、乾杯公司、群暉科技、賽亞基因科技、荷意國際文化事業等十一家,都提供優於法令的全薪病假及家庭照顧假、增加婚假及特休假天數等,讓員工維持良好身心狀況,更能兼顧工作與家庭。

中國醫藥大學、賽亞基因攜手合作

為落實中草藥發展現代化,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等一行人,受邀前往國內知名的賽亞基因科技公司參訪,並進行交流座談,期待商議找到最有特色的中草藥切入,做為雙方合作的起始點,雙方研發團隊在整合了東方中草藥學與西方基因科技後,宣佈攜手打造「中草藥基因體分析與應用開發平台」,透過科學實証把把老祖宗的智慧推廣到西方世界去!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表示,學術研發基礎與基因科技密切合作,期盼雙方能在中醫藥基因體研發上開展新契機。但憑藉一所大學的力道還不夠,期待政府主管機關和學研機構也能共襄盛舉挹注人力和經費,讓台灣有機會領先國際,早日實現中草藥現代化的目標。

賽亞基因董事長陳奕雄博士表示,疾病基因科技能找到藥物療效的關聯性,可應用于「新方開發」及「老藥新用」的發展上,透過科學實證方法,將給中草藥在國際舞臺的開發帶來創新的突破。

精準醫學竄起創投瘋卡位

  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精準醫學計畫(PrecisionMedicineInitiative)」,引領基因檢測治療疾病將成新風潮,吸引國內創投業爭相卡位;聯電集團旗下宏誠及台安,以及和通、華南金等創投近日投資成立僅半年的行動基因公司;國發基金和鑽石基金則加碼賽亞基因,該兩家公司都將於今年公開發行,拚年底登錄興櫃。
行動基因是由長庚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陳華鍵、陳淑貞與太景前營運長薛博仁等3人合資創立,其中更以薛博仁月前才低調換跑道受關注,此次行動基因募資,幾乎不到1周,創投資金就到位。
至於賽亞則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早在2001年即回台投資,這次辨理募資,除了國發基金以每股13元,合計投資約1億元,持有約9%股權外,包括鑽石生技基金,精華光董事長陳明賢和美吾華董事長李成家都參與投資,而泛和桐集團(含陳武雄家族)持股由40%股權降至約25%。
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表示,精準醫學將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來臨,透過推動利用個人化基因資訊的疾病治療,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並提高治療效益。就統計分析,人類有2、3萬個基因,突變後與癌症相關基因達200~300個,目前開發的抗癌藥中,已有一些藥物對20多個突變基因特別有療效,而在二、三期臨床的新藥開發中,正針對100多個突變基因,進行實驗,足見基因檢測結合新藥開發,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為搶攻精準醫學商機,國內除了行動基因和賽亞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鎖定新生兒篩檢,體學則專攻基因定序儀器設備,另外,康聯、合富、基亞等公司都投入診斷試劑的開發。
創源總經理蔡正憲表示,歐巴馬在1月30日提出精準醫學計畫執行方向,包括要募集100萬人的基因資料,透過研究不同族群、各個年齡層的個人化基因資訊,來協助治療癌症與糖尿病等疾病,未來結合製藥、生技、基因檢測將成產業新趨勢。<摘錄工商>

《基因定序之父 – 陳奕雄博士專訪》基因解碼後,精準醫療時代的挑戰

「DNA 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詹姆士華生 (James Watson) 曾說:『過去,我們以為是星座影響命運;現在,基因才是主導命運的關鍵。(We used to think our destiny was in the stars. Now we know it’s in our genes.』」賽亞基因的陳奕雄博士分享他最喜歡的一句話。他認為,基因代表人的體質,不同體質會對藥物、治療方式等產生不同的反應,而隨著 2000 年人類基因體計畫 (human genome project) 將人類 DNA 全數解碼後,終於擁有可以量化「體質」的科學方法,根據基因的差異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進入精準醫療 (precision medicine) 的時代。基因線上很榮幸採訪當時參與人類基因體計畫的陳奕雄博士,分享他的參與經歷,還有基因科技帶來的希望與挑戰、對癌症分子分型的影響以及在臨床治療上的意義。

解開生命的藏寶圖

1985 年,美國能源部認為個人化醫療 (personalized medicine) 將是未來人類生命健康的關鍵,遂在 1990 年啟動人類基因體計畫,欲畫出完整的人類基因圖譜。由於該計畫需要基因定序領域的專家擔任顧問,許多人就推薦在 Genentech 上班的陳博士。陳博士回憶起第一次到國會擔任顧問的情景,說道:「我坐在第一排,看議員們吵吵鬧鬧,深怕這個計畫會吸走太多錢,影響其他研究計畫。沒想到科技進步神速,2000 年就解碼完成,成為劃時代的大事。」當時,台灣也要發展生技產業,陳博士就被延攬回台,募了一億美金,成立賽亞基因。他說:「我們在台灣設立一個研發中心,商業模式是銷售基因資訊,剛成立那年營收一、兩億美金,大藥廠都訂購資料庫。後來,資料庫採共享形式後,研發中心就在 2003 年結束。」

掌控基因,開啟未來更多可能性

陳博士提到,要解碼人類基因體,需要足夠的資料量,而人類基因體計畫的領導人、也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的法蘭西斯·柯林斯 (Francis S. Collins) 便提出要建立一百萬人的基因資料庫。2002 年陳博士返台後,也希望在台灣建立基因資料庫,預計在一年內至少募集十萬台灣人口的資料,現由中研院接手該計畫,即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儘管計畫執行過程面臨人權議題的挑戰,但陳博士認為:「台灣雖然土地面積小,但族群相當多元,尤其是代表華人的族群,等於覆蓋全球 22% 的人口,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基因資料庫。」

賣藥還要看 DNA? 癌症分子分型新趨勢

當問到為什麼人類基因解碼後,精準醫療的發展卻沒有想像中順利?陳博士指出,和臨床試驗的設計有關。人類基因解碼完成後,美國政府陸續推動不少大型相關計畫,主要針對癌症治療、祖源分析、疾病風險分析、藥物基因體學、精準醫療以及長壽等議題。然而,在過去藥物開發的模式為「一個蘿蔔一個坑 (One drug, one trial.)」,且因為新藥開發過程很燒錢、耗時長,所以藥廠都希望臨床試驗通過後盡快上市,若要求他們再針對基因型進行其他測試,藥廠多半意願不高。

他舉出美國的 NCI-MATCH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Molecular Analysis for Therapy Choice) 計畫,旨在將癌症藥物的臨床試驗從「腫瘤所在器官」提升到「分子」的層次,實踐「精準醫療」的核心精神。該計畫分為籃子試驗 (basket trial) 和雨傘試驗 (umbrella trial)。籃子試驗,是以基因變異篩選入組病患,而非用癌症生長的組織、器官位置來看;雨傘試驗 (umbrella trial) 則是將某種癌症的各種腫瘤依其獨特的基因變異來分群,以評估各種基因型對不同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即一種癌症會有好幾種不同藥物的臨床試驗。更進一步來說,過去癌症的分型是根據發現的位置,如胃癌、肺癌、肝癌,但仍有 75% 的患者治療無效。然而,若透過基因型來「對症下藥」,成功率可提升到約七、八成。所以陳博士強調,落實精準醫療其實要從臨床試驗的設計開始改變。再者,美國 FDA 也表示,未來臨床試驗不應該再分為三期,而應採用連續性的方式,讓一開始小規模試驗就累積的資訊可作延續使用,並在任一階段,若發現所收集的統計數據已有顯著 (significant) 結果,就可以審核通過 (approve),如此一來也能節省試驗成本。

乍聽之下,很吸引人,但藥廠在一開始並不認同。「十幾年前我參加國外研討會,遇到許多藥廠老闆,他們都不認同賣藥還要看 DNA,甚至連醫院的醫師也不熟悉,且牽涉到醫療體系原有的運作系統,使得精準醫療推行相當不易。」如今,美國 FDA 不僅已推動 NCI-MATCH 計畫,且有數十篇篇論文發表,知名藥廠如默沙東 (Merck & Co) 的 PD-1/PD-L1 抗體藥物 Keytruda,也是以生物標記 (biomarker) 來篩選入組病人。陳博士相信,未來在癌症分型上,將不再以發現癌症的部位作區分,而是以基因變異為主。此外,美國 FDA 於 2017 年 11月通過 Foundation Medicine 的伴隨式診診斷項目 FoundationOne CDx ,更顯示基因檢測對臨床醫療的重要性,該產品可檢驗 EGFR、ALK、BRAF、HER2、KRAS、NRAS、BRCA1/BRCA2 共 8 個基因位點,幫助 17 款藥物的用藥決策。到了2018 年, Roche 購併 Foundation Medicine,可見藥廠也開始有所轉變,從過去跟分子檢測公司互看不順眼到攜手打天下。在健保給付方面,美國的醫療保險 Medicare 在 2018 年三月開始,針對 FDA 核准之基因檢測也提供給付,更將基因定序臨床應用推向新的境界。

「癌症藥物為什麼昂貴,因為成功率低,」陳博士分享自己身邊的例子:「我弟弟三年前接受化療無效,歷經許多痛苦,所以我感同身受。而如何解決治療無效的問題,就是精準醫療的真諦!」他希望台灣在基因檢測的法規及保險也能互相配合,讓基因資訊變成用藥的重要參考,讓治療有跡可尋。

賽亞基因、羅氏大藥廠 推動台灣精準檢測

曾為賈伯斯進行測序的著名精準醫療基因檢測公司、隸屬羅氏集團一份子的Foundation Medicine Inc.(基礎醫學公司),其最新突破性檢測-FoundationACT液態切片基因檢測,正式由基因定序之父陳奕雄博士所創始的賽亞基因簽訂台灣地區唯一的經銷商合約。
FoundationACT為最新一款具突破性的檢測,透過檢測血液中循環腫瘤DNA突變以提供癌症用藥建議,靈敏度與準確度皆高達99%,特別適用於不易取得腫瘤組織切片樣本的患者,有助於臨床醫師了解患者全面性的基因訊息,為病患打造更適用於個人的精準治療方案,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賽亞基因總經理黃仁治表示,腫瘤個體化診斷為精準醫療的關鍵之一,賽亞基因除不斷開發臨床檢測外,也積極引進國際最先進之基因分析技術,並因旗下有分布於全台的檢驗所,讓檢測服務更多樣且方便。賽亞基因未來仍會繼續與國內外專家學者、各大藥廠及醫療單位共同攜手推動腫瘤個體化治療的進程。
另外,賽亞基因多年前已自主開發適用於亞洲婦女的BRCA基因檢測,這項針對乳癌/卵巢癌的檢測是運用賽亞基因自行研發設計的晶片輔以MLPA技術,可全面性掃描BRCA基因,讓病患更清楚掌握乳癌/卵巢癌於自身或親屬發生的機會,也助於醫師精準地為病患規畫治療策略。

過去一年來,賽亞基因的努力已在精準醫療領域有了向前大跨步的進展,業績及獲利上也有著亮眼的表現,相信未來賽亞基因仍持續有令人驚豔的成績。

生技新藥大陣仗 商機發光

 

今年「台灣生物科技大展」處處可見創新,更可一窺藥效品質連獲歐美國家認證之極具革命性的新藥進展,台灣第一家純外資上櫃新藥公司亞獅康,因應亞洲人易發腫瘤研發的Varlitinib,其可分析受試者中,超過80%呈正面反應、其中一位在第2次療程中腫瘤面積更是縮小了87%,此次展出備受業界關注。

智擎發表近期於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公布之頭頸癌一二期亮眼數據的PEP503,未來不排除洽商授權機會。

杏國研發中,第一個由國人發明的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新穎藥物,兼具腫瘤血管阻斷及細胞毒殺功能,在最新一期試驗結果顯示,用於標準治療無效的實體腫瘤病患「具有初步安全性及療效」且顯示良好的疾病控制率,正持續於美國、台灣兩地執行二期人體臨床試驗。

創台灣生技業界紀錄,藥效品質連獲美國及歐盟認證的國鼎,此次公開胰臟癌藥物Antroquinonol治療一線患者之功效最新數據。胰臟癌為高度惡化癌種,5年存活率低於5%,此項小分子新藥於全球性大規模臨床試驗中確立人體功效性,顯示台灣新藥研發能量屢獲國際認可。

太景今年也有突破性的展出,包括國內首例取得中國1.1類藥證,並成功於大中華地區上市銷售之新一代抗C肝病毒NS3/4A蛋白酶抑制劑,可抑制6種不同基因型C肝病毒
;
在最新二期臨床中展現治癒率高達91%,將耗時48周的療程大幅降至12周,並發現治療4周後,血清中快速病毒反應已低於可檢測極限的優良數據成果,有望成為最具競爭優勢的慢性C肝治療選項。

藥華在尚未取得FDA藥證前,率先用於『恩慈療法』治療美國患者的P1101,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展現絕佳藥效,有助於加速向美國遞交上市。『恩慈療法』是指病情重大或危機之病患,在欠缺任何可替代藥品或治療仍無反應、復發時,可申請使用全球尚未核准上市之試驗中用藥。

為搶攻台灣精準醫療市場,指標性基因檢測大廠賽亞、尖端、基龍米克斯、訊聯、普生等也發表獲得國際重視,更為國人高度關注的大眾健康及各式癌症、遺傳性疾病全方位基因檢測技術,解碼人類基因圖譜,讓疾病從治療轉為預防,為國人健康把脈。

其中尖端更加碼揭曉堪稱化解藝人危機『驗毒新利器』,可化驗如曾在美國引起的活人啃臉事件類新興毒品,及5分鐘即可完成判讀的K2辣大麻快速檢測試劑。

重視台灣生物經濟發展潛力,日本東京大學以及中國新藥臨床前安全性評價機構昭衍,更首度來台發表眼科安全性評價,顯示台灣生技業強大的研發能量及未來商機,吸引各國來台,尋找通路及研發的合作夥伴。

生技整併 基亞要娶賽亞

分子檢測大廠賽亞基因公司近日傳獲基亞提出併購協議;賽亞昨(11)日證實有多家國內外廠商向該公司提出「整併方案」,最快本季會有進一步消息,但限於保密協定無法透露細節。

基亞有意進一步整併生技公司傳言已久,近日整併標的明朗化,基亞有意合併賽亞一事成為業界討論話題。對此,基亞表示,公司近期才成立「併購特別委員會」;董事長張世忠表示,企業併購是快速擴充、提升競爭力的辦法之一,但對於併購標的沒有評論。賽亞是國際分子檢測、基因解碼專家陳奕雄創辦,成立於2001年,以人類基因組為研發重點,致力於疾病與單一核甘酸多型性(SNP)的關聯研究,並從事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與臨床應用開發,目前已完成多項藥物療效與基因關聯性分析檢測。同時,賽亞為台灣唯一獲國際媒體BioSpectrum選入的亞洲十大影響力生命科學公司,是國際間矚目的個體化醫療研發基因科技公司。最近不少國際資金與生技公司,頻透過第三方,如金融業、創投業向賽亞敲門。

 

擁有亞洲特有基因資料庫 賽亞未來將進攻大陸市場

今年台北生技展,精準醫療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其中以賽亞基因最為醒目,經過十五年的努力具有亞洲最大基因資料庫,並由賽亞基因總經理謝春成在台北生技產業協會舉辦的大健康大數據庫的講座中打頭陣,吸引爆滿的聽眾注意關心,於演講中指出台灣有不少的生技公司號稱在做精準醫學,但是哪些公司真正擁有紮實的基因資料庫?

獨家擁有亞洲特有基因資料庫

賽亞基因十五年來透過藥物基因體學研究已經累積超過400萬筆SNP資料與超過70萬筆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資料,是台灣最大且最完整的亞洲族群資料庫,目前仍不斷擴增中,這些資料都是賽亞基因開發基因檢測商品、推行個人化精準醫療的基石。賽亞基因所建立的醫療資料庫,除了整合419個公開的國際資料庫,也即將結合美國知名公司的雲端醫療資料庫處理技術,數據經過分析之後所產生的報告與資訊能夠應用於賽亞基因與醫學中心共同成立的精準醫學檢測中心,提供臨床醫師對於病患的疾病診斷、藥物使用及療效評估的參考依據。

前進中國大陸 擴大服務範圍

圖/賽亞基因總經理謝春成強調,因應未來醫療的需求與趨勢,將積極打造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平台。

賽亞基因的基因體技術平台早已是國際等級的品質,過去十年來陸續接受到國際大藥廠及國內大型生技公司的各項委託研究案,協助加速這些藥廠從研究開發時期到臨床試驗時期甚至藥物核准上市後的新藥開發與研究。賽亞基因不斷地精進技術平台,從原本擅長的基因體擴充能量至蛋白質體、代謝體等,因此能夠提供服務的範圍日益廣泛。由於中國大陸將邁入高齡化社會,預計在2018年每十位中國人當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而且心臟病與惡性腫瘤的罹患人數持續攀升,顯示中國大陸龐大的醫療需求,因此今年賽亞基因在委託服務方面發展的重點在中國大陸以及亞洲藥廠。

攜手醫事檢驗所 打造全方位健康管理平台

在台灣與精準醫療相關的生技公司或基因檢測公司除了面臨市場規模、資金規模、人才與技術重疊性、醫療法規、證管法令等共同問題之外,大多數的公司缺乏商業通路,所以賽亞基因在過去二年積極併購醫事檢驗所,以增加醫療院所的通路。另外,由於民眾在選擇基因檢測產品時往往只在意品項數目與價格的比值,因此台灣的基因檢測公司容易流於惡性的削價競爭,然而賽亞基因於今年年初成立了行銷部隊,也將與企業健檢團隊合作,以開拓頂級與高端的客群市場,至今為止從營收的獲益可以看出賽亞基因這些拓展商業通路的策略都得到不錯的成效。
賽亞基因科技-迎戰基因檢測30家廠商卡位

  精準醫療引爆新商機,預期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因而吸引生醫廠商瘋卡位,賽亞、行動基因、創源、大江、基亞、世基、基龍米克斯等近30家基因檢測相關公司,正奮力上游。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醫學個人化概念會從癌症治療出發,擴及至基因組學、數據科學及病患合作等,台灣的醫療環境具有國際水平,若結合生醫產業將有發展優勢。
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廠商搶攻精準醫學商機,除了大江、 行動基因、賽亞和基龍米克斯投入基因檢測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都鎖定新生兒篩檢,另外,康聯、基亞等公司都則開發診斷試劑。賽亞基因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創立,該公司是大中華區唯一與跨國大藥廠合作,執行臨床實驗藥物基因組委外合同服務(CRO)的廠商。
賽亞總經理謝春成表示,賽亞目標是成為台灣最大醫檢集團,目前已整併的醫學檢驗市場,包含大華、益揚等醫事檢驗所,也成功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
基龍米克斯則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備有尖端高精密的第三代基因定序儀,每台每次能跑10個人的全基因定序,需連續7天作業,由於去年全基因定序產能超過已1,000人,今年營運十分樂觀。
另外,備受關注的是由鑽石生技主導投資的醣基生醫,以及由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領軍的協和新藥。
醣基專攻醣類平台技術,應用於高療效低副作用的新藥開發以及與醣類相關精確的疾病治療和檢測。
協和新藥則是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檢查點PD-1藥物,目標是2年內有2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目前最具焦的是肺癌新藥。
根據統計,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最大宗為癌症檢測(50%),其次是科研服務(25%),其他還有產前檢測(10%?15%)及傳染病檢測(5%?10%)等。<摘錄工商>

賽亞基因公司簡介

 
賽亞基因科技公司以人類基因組為研發重點, 致力疾病與單一核甘酸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關聯研究, 從事藥物基因組學(Pharmacogenomics)研究與臨床應用開發,目前已完成多項藥物療效與基因關聯性分析檢測產品 及疾病基因功能研究成果,是國際間矚目的個體化醫療研發基因科技公司。賽亞基因公司簡介, 並發表於專業期刊Pharmacogenomics, June 2007, Vol. 8, No. 6, Pages 669-673 。 同時,為台灣唯一獲國際媒體選入亞洲十大影響力生命科學公司。
 
賽亞基因成立於2001年3月,同時擁有台北、上海(基康) 兩座國際標準認證實驗室, 與亞洲各大研究中心與醫療單位建立了密切合作網絡,累積豐富的亞洲基因體研發資源, 不僅整合完成尖端的基因體研究核心技術平台,並建立了藥物開發不同階段的完整藥物基因組臨床研究服務經驗, 目前是歐美生技公司與跨國大藥廠亞洲區域藥物基因體研發合作首選伙伴。

賽亞基因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53201266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賽亞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VITA GENOMICS, INC.)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資本總額(元) 1,5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598,058,80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59,805,880
代表人姓名 陳奕雄
公司所在地 新北市五股區興珍里中興路1段6號7樓
登記機關 經濟部商業司
核准設立日期 099年12月29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08年10月23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F601010  智慧財產權業
IZ99990  其他工商服務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CF01011  醫療器材製造業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I103060  管理顧問業
F113030  精密儀器批發業
F213040  精密儀器零售業
EZ05010  儀器、儀表安裝工程業
E605010  電腦設備安裝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JE01010  租賃業
IZ12010  人力派遣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F213030  電腦及事務性機器設備零售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賽亞基因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賽亞基因董事長 陳奕雄   491,946
0002 賽亞基因董事 陳麗芬 洽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1,865,292
0003 賽亞基因董事 黃仁治 洽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1,865,292
0004 賽亞基因董事 呂允富 新橋聯合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423,500
0005 賽亞基因董事 黃政勲 新橋聯合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423,500
0006 賽亞基因董事 莊財統   11,000
0007 賽亞基因董事 楊川世   1,185,250
0008 賽亞基因監察人 沈明宏 芸傑鑫投資有限公司 10,000
0009 賽亞基因監察人 源河生技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2,107,752
0010 賽亞基因監察人 新橋聯合股份有限公司   5,000
 

與我聯繫

賽亞基因股價的問題或想交易賽亞基因可以加LINE聯繫,互相交流討論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常見問題

賽亞基因股價怎麼知道?

因為賽亞基因是未上市股票,所以都是透過私人間的交易,因此沒有向上市櫃股票一樣有個成交價。通常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參考的價格,想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賣的可以參考買價,如果有賽亞基因股價方面的問題,歡迎與版主交流討論喔

賽亞基因股票怎麼買賣?

因為賽亞基因股票還未上市,所以只能透過私人間的轉讓,可以直接找想要交易的對象,進行交易,因為法規的關係,所以無法用委託方式進行,如果有賽亞基因想要交易的,歡迎直接與版主連繫。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