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陽光學有什麼消息呢???
想要知道視陽光學最近的消息都整理在這裡了!!
未上市股票是還未透過證交所進行交易
都是透過私人間轉讓來交易的
而價格是雙方議定而成
因為大部分公司都是未公開發行公司
所以個股資訊相對不足
在投資未上市股票之前
一定要自己做足功課
不要聽信來路不明的消息
就貿然進場
甚至看到一些未經證實的文件
就相信其內容
很容易掉入投資陷阱
這裡是整理了個別公司的新聞資訊
擷取於網路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也不一定保證是真實的
一切都只能參考
整理起來是方便人快速了解
若有視陽光學股票近況的消息
歡迎提供~
有問題也歡迎交流討論
視陽光學股價的問題或想交易視陽光學可以加LINE聯繫,互相交流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目錄
內容目錄
本站提醒
此文章純粹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不代表其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媒體,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請別找我推薦股票。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如股價、公司新聞、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視陽光學股票新聞
視陽Q3營運保守,Q4新客戶加入拚回升
MoneyDJ新聞 2023-09-01 11:16:12 記者 劉莞青 報導
視陽(6782)保守看中國、歐洲、日本等客戶第三季拉貨動能,法人預期視陽第三季營收表現仍將承壓,但第四季起會陸續有今年加入的新客戶訂單加入,加上既有客戶庫存去化陸續結束,營運表現應可回升,且新客戶對視陽明年業績也將有正向助益,法人對視陽明年營運看可有重返成長機會。
視陽今年前7月合併營收12.48億元、年減約21%,衰退主要係因上半年中國等品牌客戶需求銳減所致,但各地市場今年需求都受到景氣低迷而顯疲弱。而就視陽獲利表現來看,除營收下滑之外,受未分配盈餘稅影響,視陽第二季稅額較高,上半年稅後淨利約9,600萬元、年減約69%,EPS 1.52元。
視陽光學 今登錄興櫃
由元大證券輔導的亞洲第一矽水膠隱形眼鏡專家─視陽光學(6782),將於今(14)日登錄興櫃;該公司去年每股稅後純益5.88元,未來將根據訂單需求及業務規劃,穩健分批擴充產線,提升營收及毛利率。
視陽光學設立於民國87年,為拋棄式軟性隱形眼鏡專業製造商,主要提供高透氧矽水膠隱形眼鏡產品,總部位於桃園市龜山區,工廠位於馬來西亞檳城,並於日本擁有隱形眼鏡自有品牌「Refrear」及電商通路。
該公司106、107及108年度合併營收分別為473,330仟元、760,450仟元及1,472,016仟元,稅後純益分別為60,645仟元、198,399仟元及315,896仟元,每股盈餘則分別為1.13元、3.69元及5.88元,營運績效呈快速成長趨勢。
視陽多年來深耕矽水膠隱形眼鏡的自主技術,目前在矽水膠隱形眼鏡的出貨量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五,且領先全球第一個推出矽水膠彩拋產品,即是掌握矽水膠趨勢與能力的最佳印證。
視陽表示,因隱形眼鏡屬於醫療器材,在全球皆需經高度嚴謹的產品測試及臨床試驗才能取得認證,視陽提前佈署,已取得全世界隱形眼鏡主要市場的產品認證,包含歐洲、美國、澳洲、中國、日本及韓國等。更持續精進製程技術,不僅以自主技術開發出世界級高品質的矽水膠產品,與嬌生等國際大廠比更具有最完整的產品線,可創造一站式購足的服務。
明基材衝隱形眼鏡獲利
偏光板大廠明基材料(8215)董事長陳建志表示,今年上半年偏光板之外的隱形眼鏡等消費醫療事業營收占比已達15%,下半年將持續提升占比,其中,隱形眼鏡上半年營收成長六成,力拚下半年維持成長力道。
明基材旗下隱形眼鏡品牌美若康主攻矽水膠產品,去年轉投資生產隱形眼鏡的視陽獲利1.99億元,創新高,年增414%,今年上半年視陽獲利7,953萬元,成為業外轉投資獲利支柱。
另一方面,明基材去年中旬斥資4.5億元,取得聯和醫療器材(股)公司80%股權,將聯和醫療器材併入明基材料旗下,強化明基材在醫療產業的布局。
因去年打銷庫存,去年聯和醫材虧損3,172萬元,今年上半年已損益兩平。
明基材第2季獲利出色,單季營業淨利1.85億元,季增47%,為15季來高點。
搶進隱形眼鏡!大立光放眼代工/明基材推品牌
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3008)及面板大廠友達光電(2409)集團旗下偏光板大廠明基材料(8215)近來不約而同投入隱形眼鏡市場,推出號稱高含水量、高品質的隱形眼鏡。其中,明基材目前在隱形眼鏡市場以推廣自有品牌為主,因此積極進駐大型連鎖眼鏡專賣店上架銷售。大立光則透過獨立眼鏡門市與參展模式開啟知名度,目標放眼未來能夠取得國際隱形眼鏡品牌大廠的代工訂單,以求隱形眼鏡出貨盡速達到經濟規模。
大立光並預計,將於2013年2月下旬前往中國大陸上海參加隱形眼鏡大展,期許能夠進一步與國際品牌大廠接觸,爭取代工或其他合作機會。
目前大立光係透過轉投資的星歐光學、同步發展自有品牌隱形眼鏡,以及爭取代工機會。據悉,星歐的隱形眼鏡在台灣鋪貨的通路門市總數已達1000個以上,但主要以獨立型眼鏡專賣店為主。主要係因為公司現階段產能仍有限。稍早已經推出的產品包括日拋型、月拋型,預計在2013年就會推出放大片。
大立光對於隱形眼鏡事業的長期目標,主要還是在於未來要取得國際品牌大廠的代工訂單。大立光說明,過去大立光曾經幫一些歐洲品牌代工生產(隱形眼鏡),但量都不大。現在隱形眼鏡大品牌只有4家,大家都希望能夠成為這4家隱形眼鏡大廠的代工夥伴。而很多隱形眼鏡大廠(包括日本廠商)會到台灣來找代工廠商,如果能接獲代工訂單,出貨規模就有機會快速放大。
明基材在隱形眼鏡事業的佈局規劃,主要則包括自有品牌和生產兩個部份。其中,明基材本身以銷售自有品牌隱形眼鏡、美若康(矽水膠材質)為主,已經推出日拋型商品,正朝月拋型、彩色放大片推進。目前在台灣各大眼鏡連鎖通路包括小林眼鏡、得恩堂、年青人、大陸眼鏡等等都已鋪貨、門市總數達600-700家。
另外,明基材目前在轉投資視陽光學的持股比例約11.96%,而視陽光學主要就是從事隱形眼鏡的生產製造、代工業務。
題材火 生醫業IPO一波波
2020-11-07 03:21經濟日報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6)日發布全球生醫產業IPO統計,本土生醫題材表現亮眼,不僅上半年有瑞磁生技順利上市,帶動籌資風氣;展望未來表現,目前共有七家生醫公司正在申請上櫃,於今年上櫃申請總數中占比超過四成;正在申請公開發行的公司中,亦有11家屬於生醫產業。
資誠生醫產業合夥會計師游淑芬指出,相對於其他產業,生醫產業較注重的是創新技術以及臨床試驗進展,而非財務性表現,因此,在今年新冠肺炎動盪的環境下,反而能維持競爭力,同時也使業者規劃加速IPO(首次公開發行)進程。
回顧今年表現,游淑芬表示,瑞磁生技就是一個亮眼的案例,由經濟部工業局認定為科技事業,且產品或技術開發成功,具有市場性等優勢,因此順利於今年6月成功上市。
游淑芬強調,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藥與疫苗備受關注,具備技術創新性的再生醫療及數位健康的IPO題材,於近年逐漸在國內外資本市場間嶄露頭角,從櫃買中心的公開資料來看,目前也有不少生醫業者蓄勢待發。
統計截至10月30日止,共七家生醫公司申請上櫃,包括達亞、博晟、 軒郁、亨泰光、長聖、台微醫、威健等,於今年申請總數中占比超過四成。申請公開發行的公司,則有11家為生醫產業,包括新穎、晉弘、圓點奈米、世基、安麗莎、視陽光學、昱展、安美得、洹藝、美萌、三鼎等。
游淑芬表示,上述申請上櫃及公發的生醫公司題材,就次產業別而言,包括精準分子檢測、再生醫療及數位醫材,展現生醫資本市場的創新多元性。
上月業績快報/明基材+1% 跨足醫療
2020-10-07 00:28 經濟日報 /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偏光板大廠明基材(8215)昨(6)日公布9月營收12.98億元,月增1.6%,為六個月來高點。
明基材9月營收年增16.3%;前九月營收109.9億元,年增3.9%。
第3季營收38.3億元,季增2.8%,年增8.6%,是五年來單季新高。
近年明基材對於偏光板本業維持穩健策略,三條生產線除每年透過去瓶頸增加5%至10%產能之外,未有大幅度擴充計畫,內部評估,由於2020年面板新增產能不多,估計第3、4季偏光板持平看待,下半年應可優於上半年。
明基材第2季稅後純益7,690萬元,季增1.36倍,每股純益0.24元。
上半年稅後純益1.09億元,年減30%,每股純益0.34元。
明基材昨天股價收21.9元,上漲0.25元,連四賣的外資法人反手買超255張。
另外一方面,明基材也積極分散客戶結構,目前友達營收占比已降至四成,中國大陸面板客戶占比逾四成。
除了偏光板本業之外,近年轉投資醫療新事業也漸有斬獲,目前醫療相關產品營收占比已達10%以上,未來將持續擴大,為公司開展新利基。明基材轉投資醫療事業視陽光學目前已登錄興櫃。
創立22年就歷經3次減資和24次增資!這家隱形眼鏡公司,如何從連年虧損翻身全球第5大?
從創立至今22年,歷經3次減資及24次增資,過程艱辛坎坷,如今視陽光學已是國內少數能夠提供高透氧矽水膠隱形眼鏡產品的企業,是一家有能力挑戰被全球4大品牌壟斷市場的公司。
視陽光學成立於1998年,原由源興創辦人溫生台成立,初期發展水膠隱形眼鏡技術,但早年公司虧損不斷。2009年明基集團旗下的明基材考慮朝生技醫療領域發展,便決定接手視陽,並朝向透氧效果更好的矽水膠技術發展。
隱形眼鏡(以下簡稱隱眼)的技術發展,2000年以前以水膠為主,之後在水膠裡面加入矽的矽水膠崛起。歷經3個世代,矽水膠成為目前全球成長最快的產品,在全球90億美元的隱眼市場席捲65%市占率。
率先發表矽水膠彩色鏡片
明基材接手視陽後,開始出貨歐洲及台灣市場,並在2013年成為全球第一家發表矽水膠彩色鏡片的公司。2015年,視陽繼續推出矽水膠過濾藍光的鏡片及老花鏡片,順利賣到中國市場。從2016年打進美國及2019年打進日本,今年推出的矽水膠散光鏡片,更取得韓國證照,把產品的技術及市場都建立起來。
2019年隱眼市場亞、歐、美洲分別占30%、23%、47%;成長率則分別是17%、2%、6%。在產品線部分,歐美市場是以一般近視隱眼或近視加老花、散光等鏡片為主,亞洲市場除了前3項外,成長主力則是彩拋鏡片產品;為此,視陽在去年併購日本From Eyes公司、取得Refrear品牌成功卡位亞洲市場。
其實,隱眼一直都是歐美大廠的天下,包括嬌生安視優、愛爾康、酷柏、博士倫4大公司,合計市占率達9成,但矽水膠產品僅愛爾康有,這也是視陽光學目前最具競爭利基所在。
目前國內上市櫃來看,精華、金可及晶碩等公司都是以水膠產品為主,反觀視陽去年14.7億元營收中矽水膠比重達6成,是國內技術發展最成熟的公司。為此,視陽掛牌興櫃時以「亞洲第一、全球第5矽水膠隱眼製造廠」描述現階段的市場地位。
定調未來代工、品牌並行
視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李重儀說,矽水膠的工序本來就比水膠複雜,且成本至少高出3、4成;再者,隱眼是醫療產品,注重安全及有效性,但同時,彩拋片隱眼屬時尚消費市場,因此廠商跨界經營能力要很強。
李重儀說,明基集團接手視陽光學後忍受連年虧損,賠了7年、增資7次,好幾次淨值都只剩下5元不到,2016年才苦盡甘來出現獲利。
面對4大品牌長期占據市場,視陽的策略採取品牌與代工雙線並行,著重與各大龍頭品牌合作,未來也會爭取4大廠的代工訂單。另一方面也結合明基材旗下美若康品牌,一起打造代工與品牌雙線並進的事業布局。
視陽光學今日送件興櫃案
櫃買中心今(4)日表示,視陽光學公司(6782)在今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股票,產業別是化學生技醫療業。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視陽光學成立於民國87年11月間,董事長兼總經理為李重儀,主要經營業務是拋棄式隱形眼鏡製造及銷售,送件時資本額為5億4,726萬元。視陽光學108年業績,營收14億7,201萬元,稅前盈餘2億3,761萬元,每股盈餘5.88元。
台廠擴廠卡位隱形眼鏡商機 下半年營運看增
近年眼球商機崛起,台廠除精華 (1565-TW)、金可 – KY(8406-TW) 外,晶碩 (6491-TW) 也積極擴產卡位,偏光板廠明基材 (8215-TW) 同樣看準醫材商機,下半年將推全新矽水膠產品,旗下轉投資視陽光學也規劃今年登興櫃,隨著疫情趨緩、各國經濟活動復甦,隱形眼鏡廠新品陸續推出,下半年營運動能加溫。
晶碩是代工大廠和碩 (4938-TW) 旗下隱形眼鏡廠,去年 10 月掛牌上市,營運同樣以代工為主、自有產品為輔,上半年雖受疫情衝擊,但受惠中國、日本市場回溫,第 2 季營收仍繳出季增、年增雙位數成績單。
晶碩預期,今年營運谷底落在第 1 季,下半年客戶新品推出後,可望再挹注營運成長,全年力拚逐季成長,目前產能利用率達約 85-90%,正積極調整產線、提升產量。
晶碩也持續研發矽水膠產品,正在申請歐盟、美國等地醫療認證,最快今年下半年取得認證,明年推相關產品,而因應未來需求,晶碩規劃在桃園大溪擴廠,估明年下半年土建完工,投產後最大月產能可增加 4600 萬片。
偏光板廠明基材近年也擴大布局醫材市場,營收占比達逾 1 成,旗下轉投資視揚,加上自有品牌隱形眼鏡美若康,主攻矽水膠隱形眼鏡,在台灣維持領先地位,7 月也推旗艦級矽水膠新品,透氧率跟模數都優於市面上其他廠牌,也將朝歐美、日本市場布局。
根據視陽年報顯示,去年營收達 14.72 億元,年增 94%,毛利率 43%,持平去年,稅後純益則達 3.15 億元,年增 59%,每股純益 5.88 元,今年也規劃分批擴充產線,在馬來西亞檳城新建二廠,據了解,視陽不排除在今年登錄興櫃。
觀察整體隱形眼鏡市場,上半年雖受疫情衝擊,但下半年在各國經濟復甦回溫下,消費美妝產品動能回溫、加上代工客戶新品推出、高透氧矽水膠新品挹注等因素帶動下,台廠營運不看淡,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
【公告】視陽董事會決議召開109年股東會相關事宜
日 期:2020年04月20日
公司名稱:視陽 (6782)
主 旨:視陽董事會決議召開109年股東會相關事宜
發言人:李重儀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109/04/17
2.發生緣由:本公司董事會決議召開109年股東常會事宜
3.因應措施:
一、董事會決議日期:109/04/17
二、股東會召開日期:109/06/30上午九時整
(受理股東開始報到時間:上午八時三十分整)
三、股東會召開地點:桃園市桃園區桃鶯路398號(住都大飯店住祥廳)
四、召集事由:
(一)報告事項:
1.108年度營業報告
2.監察人審查108年度決算表冊報告
3.108年度員工及董監事酬勞分派情形報告
4.修訂「誠信經營守則」、「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
「道德行為準則」及訂定「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報告
(二)選舉事項:
全面改選董事(含獨立董事)案
(三)承認暨討論事項:
1. 承認108年度財務報表及營業報告書案
2. 承認108年度盈餘分派案
3. 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供初次上市(櫃)掛牌承銷
並提請原股東放棄優先認股權案
4. 解除新任董事及其代表人之競業行為限制案
5. 修訂「公司章程」部份條文案
6. 修訂「股東會議事規則」部份條文案
7. 修訂「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部份條文案
8. 修訂「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處理程序」部份條文案
9. 修訂「資金貸與他人作業程序」部份條文案
10.修訂「背書保證作業程序」部份條文案
(四)臨時動議
4.其他應敘明事項:
一、停止過戶起始日期:109/05/02
二、停止過戶截止日期:109/06/30
三、受理本次股東常會之股東提名、提案期間及處所:
期間:109年04月24日起至109年05月04日止。
處所:視陽光學(股)公司財務部(地址:桃園市龜山區興業街1號)
提名、提案及過戶等相關事宜請參閱召開股東常會公告,並依相關規定辦理。
明基材旗下 視陽擬掛牌
明基材料(8215)轉投資視陽光學規劃申請轉上市櫃,視揚是明基材目前最賺錢的轉投資,明基材持股約18.58%,未來視陽掛牌之後,明基材業外有望進補。
視陽主要業務為隱形眼鏡的製造與銷售,明基材為偏光板大廠,多年前挾材料技術等優勢,跨足隱形眼鏡市場,自創品牌美若康,並聚焦高透氧的矽水膠產品,成為市場第一品牌,讓明基材在本業偏光板之外,另創新業務利基,估計去年全年偏光板以外的隱形眼鏡等消費醫療事業營收占比已達15%,成為獲利重心。
依明基材財報顯示,隨著海外市場開展有成,視揚獲利明顯跳升,2018年視陽獲利1.99億元,創新高,年增414%,2016至2017年獲利約3,500至3,800萬元不等。去年前三季視揚獲利1.52億元,估計去年獲利有機會超越前年。
目前視陽光學的實收資本額約5.37億元,明基材占有一席董事,明基材財務長王勝興以自然人身分出任視陽監察人。明基材昨(19)日股價大漲7.39%、收20.35元。
明基材開拓醫療材料及隱形眼鏡等新事業進入第七年,其中,美若康以矽水膠站穩台灣市場,並在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等地擴展版圖,同時透過代理商切入印度市場,隨著外銷版圖擴大,帶動明基材新事業擺脫虧損包袱。
明基材表示,公司深耕材料科學並持續進行轉型,除偏光板穩定成長外,近年在醫療事業及先進電池材料已漸具規模。
台灣隱形眼鏡市場 全球最大殺戮戰場
國內隱形眼鏡廠商林立,尤其多家電子廠也加入戰局,精華光(1565)董事長陳明賢表示,台灣是全球隱形眼鏡生產廠商最多的地方,因此造就台灣成為隱形眼鏡的殺戮戰場,連全球市佔率合計達9成的4大廠來台灣銷售也要降價,使台灣消費者可買到全球最低價的隱形眼鏡。全球4大廠來台 也須降價賣
陳明賢表示,全球1年的隱形眼鏡銷售金額約85億美元(2600億台幣),美國市場佔了43%、亞洲30%、歐洲27%,以廠商來說,第1大廠為嬌生(J&J)、市佔率39%,第2大廠為愛爾康(Alcon)、市佔率23%,第3大廠為庫柏(Cooper)、市佔率23%,第4大廠為博士倫(B&L)、市佔率8%,剩下的7%市佔率就讓全球其他廠商去搶。
陳明賢分析,從2008年開始,台灣隱形眼鏡出口就大於進口,去年進口約2.66億片、出口約13.24億片,出口量已是進口量的5倍,這也是全球唯一一個出口量比進口量多的地方。日本前20大品牌 一半由精華代工
他認為,主要是台灣有太多的隱形眼鏡廠商,除了精華光學是第1家成立外,後續還有包括許多電子廠如大立光(3008)成立的星歐、和碩(4938)集團旗下的晶碩(6491)、明基集團旗下的視陽光學等,很多陸續被合併或者打算收掉,剩下的廠商都在搶那7%的市場。
陳明賢說,目前日本第1大、第2大隱形眼鏡品牌都是精華的代工客戶,甚至可以說,日本前20大隱形眼鏡品牌廠商,有一半的產品是由精華代工,目前來自日本的業績佔精華的營收比重已達62%。
國內的隱形眼鏡廠商大都想拿4大廠的代工訂單,突破7%的市場緊箍咒,不過,目前除了精華已拿到博士倫在中國的訂單外,外傳晶碩也已取得嬌生訂單,找到市場成長的另一個破口。
擁有海昌品牌的金可-KY(8406)也表示,台灣的隱形眼鏡市場競爭激烈,生產廠商估計超過20家,不過,海昌有寶島眼鏡的通路優勢,預估今年在台灣市場仍可成長。
明基材 今年營收拚增兩位數
大陸面板新產能開出,但偏光片少有新投資,明基材(8215)董事長陳建志指出,目前偏光片供應吃緊狀況可望延續到年底,明基材產能全滿,帶動營收成長。
此外,明基材7月併購聯和醫材,再加上醫療相關業務維持高成長,今年明基材可望重返成長軌道,全年營收兩位數成長。
明基材第二季營收約30.19億元,和前一季相當,年增13.1%。毛利率13.52%,是近6個季度以來的低點,稅後淨利約2710萬元,季減75.45%,年減64%,每股稅後盈餘約0.08元。陳建志指出,獲利下滑主要是因為新機種及新材料導入,初期良率不佳,影響毛利率表現。隨著良率提升,下半年毛利率可望改善。
今年大陸面板新產能持續開出,偏光片需求增加,但是偏光片沒有什麼新增產能,所以近期偏光片供應吃緊,目前明基材產能全滿,預期偏光片供給緊俏的狀況將維持到年底。明基材共有3條生產線,透過去瓶頸化和提升生產效率,今年出貨面積還超過先前5條生產線的時候。
明基材醫療相關業務分為消費性和專業用兩大類產品,專業用醫材除了傷口護理和止血材料之外,日前宣布斥資4.47億元,取得聯和醫療器材公司約80%股權,拓展滅菌包材產品線,第三季將列入合併營收。至於消費性產品方面,隱形眼鏡和痘痘貼等產品每年都有30%~60%的高成長。
明基材偏光片和醫療業務雙雙成長,今年上半年重返成長軌道,第二季營收年成長率達13.1%,下半年也可望維持兩位數的成長動能。今年醫療相關業務的貢獻將首度超過10%,偏光片業務會降到90%以下,預期2019年醫療產品貢獻持續放大,偏光片營收占比還會減至85%。
陳建志表示,未來明基材會朝向多元發展,定位為專業材料公司。以顯示器材料為例,不僅提供偏光片,而是提供整合型的解決方案,舉例來說,在折疊式手機面板方面,明基材不只做偏光片,還可提供將偏光片與上板Cover
film結合的完整解決方案。車用方面,明基材則是提供的偏光片和抗反射防爆膜整合產品。另外,明基材也積極進行醫療及先進電池材料等新事業布局。
明基材開發醫材 顯示面板偏光片仍會成長
偏光片廠明基材料董事長陳建志今天表示,上半年偏光片占營收9成以上,但因醫療產品快速成長,全年偏光片占營收約85%以上,期盼各領域產品都成長。
由於醫療產品快速成長,陳建志表示,明基的核心產品─偏光片等光學材料的貼合技術用於醫療器材上正好派上用場,例如偏光片技術便可發揮在隱形眼鏡上。
陳建志舉例,近日明基材料併購的聯和醫療器材公司生產滅菌包材,其中滅菌包材的貼合非常重要。這種滅菌包材是常見的醫療用品,例如牙科醫師使用的器具,消毒完畢放在滅菌包材裡,當為病人看牙時再從滅菌包材取出。
另外,明基材料生產的隱形眼鏡除在台灣市場銷售外,看好大陸市場快速成長,明基也開拓大陸市場邁入第二年;抗痘凝膠也是明基材料鎖定的護膚產品。
陳建志強調,偏光片產品營收仍會持續成長,不因投入醫療產品,降低偏光片的營收,且偏光片客戶除了最主要客戶集團面板廠友達之外,也全力擴展其他客戶,友達對營收貢獻占比已降至6成以下,中國大陸各面板廠幾乎全是明基材料的客戶。
他指出,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8K/4K面板可望帶動電視換機潮,明基材料配合8K/4K面板的偏光片可望今年底到明年初問世。另外,明基材料供應車用電池的隔離膜(鋁塑膜),已掌握中國大陸主要電池廠客戶。
FOCUS/高科技台商轉型 開發智慧隱形眼鏡
台灣科技產業近年來紛紛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由於世界快速變化即使是有一定規模的大廠,也得跳出舒適圈才能生存下去,甚至找到新的藍海以生產光碟片起家的明基是最早在馬來西亞檳城設廠的台商之一,但現在裏頭做的卻不是電子產品而是隱形眼鏡,除了看準全球日拋每年高達2500億台幣的市場,更重要的是這項產品的未來潛力不可限量,事實上包括google三星微軟等都已經跨足這個領域,在研發高科技的智慧型隱形眼鏡。
索尼正在研發一款未來產品,這家日本電子大廠正在打造,靠眨眼就能照相的隱形眼鏡。
CNN主播:「這個鏡片可以追蹤血糖,不需要再在手指上紮針。」
科技業的戰國時代,新的目標已經出現,隱形眼鏡除了SONY和Google,三星也申請了內嵌微型相機技術的專利,Microsoft更是早從2011年起就啟動類似項目的研發,驚人的發展潛力吹響進軍的號角。
視陽光學董事長黃廷佐:「在同樣這樣一個隱形眼鏡裡面,可不可以延伸出其他的一些產品或者是商機出來我們正在找,因為這種東西很多都是相關的技術,相關的人才我們怎麼樣再去,找到這樣的一個藍海來進入。」
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宛如進入IC產線般慎重,位於馬來西亞檳城這間工廠裡,藏著未來科技業新藍海隱形眼鏡製造基地。
記者:「所以隱形眼鏡是一個利潤很高的東西?」視陽光學董事長黃廷佐:「對,股價都是好幾百元。」
看準全球日拋隱形眼鏡2500億台幣的市場,2009年以生產光碟片起家的明基,轉型投資看似八竿子打不著邊的隱形眼鏡代工廠,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實際上卻有著意想不到的關聯。
視陽光學研發部副理陳坤輝:「明基材料本身自己已經擁有射出能力的技術,那在於高分子化學的部分我們也有相當專業的經驗。」
加熱下壓冷卻再定型,這台就是生產隱形眼鏡,最重要的武器射出機,做出來的塑膠模版看似平凡,但卻是通往量產成功的關鍵。
TVBS記者張稚昀:「小小一片隱形眼鏡其實藏著很大的學問,其中材料和技術就是最大的關鍵,就像這台機器很難想像它一次就能做出18種不同的近視度數。」
不只技術,他們也大膽揚棄傳統水膠材質,選擇近10年才快速崛起的矽水膠,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改善原本不親水硬度高等缺點,研發獨門密技搶佔新市場契機。
視陽光學研發部副理陳坤輝:「比如說大陸或者說甚至印度印尼整個東南亞這塊,(日拋)隱形眼鏡滲透的市場幾乎還不到10%。」
不同於歐美國家,日拋滲透率已經高達6成以上,亞洲地區成長空間大,據統計目前全球日拋隱形眼鏡需求量是以每年5%的速度成長中,如果再加上智慧型隱形眼鏡的研發,這塊領域的未來不可限量,科技潮流快速變動,想站穩腳步勢必得增加自身的彈性。
科技大廠介入隱形眼鏡市場挑戰仍高,僅晶碩進入獲利期,並逾倍成長
【財訊快報/王宜弘報導】隱形眼鏡市場高成長且有高毛利,近年競食者眾,科技大廠爭相投入。不過,就營運實績來看,目前僅和碩(4938)轉投資的晶碩進入獲利期,去年前三季獲利突破1億元,來到1.04億元,EPS
1.73元,預估全年可望達到2元以上。
麥格理近日調降隱形眼鏡大廠精華(1565)與F-金可(8406)獲利與投資評等,導致兩大廠股價重挫,精華週三(24日)面臨600元大關保衛戰。麥格理主要理由在於,新進者挾科技大廠資源優勢,價格競爭犀利,將衝擊兩大業者的獲利,未來營運充滿變數。
目前國內介入隱形眼鏡市場的主要科技大廠,包括和碩透過全資持股的華毓投資擁有9.5%股權的晶碩、大立光(3008)透過持股49.38%的太陽科技轉投資39.42%的星歐光學,以及明基材(8215)持股18.58%的視陽光學,與應華(5392)持股15.89%的精能光學。
不過,就財報來看,除了晶碩之外,去年其他的隱形眼鏡新進業者均仍處於虧損的狀態。星歐光學去年前三季仍然虧損5549.2萬元,超越前一年全年虧損的5109.1萬元,表現並不理想;視陽光學去年前三季虧損5382.8萬元,2014年全年則是虧損9464.7萬元;精能光學去年前三季虧損2891.5萬元,2014全年度則是虧損4202.8萬元。
只有晶碩近年營運蒸蒸日上,並已進入獲利期。根據財報顯示,去年前三季,晶碩獲利共1.04億元,較前一年同期的3822.7萬元大幅成長逾1.7倍,並超越2014全年度6896.2萬元實績,以實收資本額6億元計算,EPS為1.73元,預估去年EPS可超越2元。
搶進隱形眼鏡!大立光放眼代工/明基材推品牌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3008)及面板大廠友達光電(2409)集團旗下偏光板大廠明基材料(8215)近來不約而同投入隱形眼鏡市場,推出號稱高含水量、高品質的隱形眼鏡。其中,明基材目前在隱形眼鏡市場以推廣自有品牌為主,因此積極進駐大型連鎖眼鏡專賣店上架銷售。大立光則透過獨立眼鏡門市與參展模式開啟知名度,目標放眼未來能夠取得國際隱形眼鏡品牌大廠的代工訂單,以求隱形眼鏡出貨盡速達到經濟規模。
大立光並預計,將於2013年2月下旬前往中國大陸上海參加隱形眼鏡大展,期許能夠進一步與國際品牌大廠接觸,爭取代工或其他合作機會。
目前大立光係透過轉投資的星歐光學、同步發展自有品牌隱形眼鏡,以及爭取代工機會。據悉,星歐的隱形眼鏡在台灣鋪貨的通路門市總數已達1000個以上,但主要以獨立型眼鏡專賣店為主。主要係因為公司現階段產能仍有限。稍早已經推出的產品包括日拋型、月拋型,預計在2013年就會推出放大片。
大立光對於隱形眼鏡事業的長期目標,主要還是在於未來要取得國際品牌大廠的代工訂單。大立光說明,過去大立光曾經幫一些歐洲品牌代工生產(隱形眼鏡),但量都不大。現在隱形眼鏡大品牌只有4家,大家都希望能夠成為這4家隱形眼鏡大廠的代工夥伴。而很多隱形眼鏡大廠(包括日本廠商)會到台灣來找代工廠商,如果能接獲代工訂單,出貨規模就有機會快速放大。
明基材在隱形眼鏡事業的佈局規劃,主要則包括自有品牌和生產兩個部份。其中,明基材本身以銷售自有品牌隱形眼鏡、美若康(矽水膠材質)為主,已經推出日拋型商品,正朝月拋型、彩色放大片推進。目前在台灣各大眼鏡連鎖通路包括小林眼鏡、得恩堂、年青人、大陸眼鏡等等都已鋪貨、門市總數達600-700家。
另外,明基材目前在轉投資視陽光學的持股比例約11.96%,而視陽光學主要就是從事隱形眼鏡的生產製造、代工業務。
工研院投資日本利基小廠 台企如虎添翼1979年成立、工研院旗下負責投資創新技術的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早在去年,就看準日本中小利基廠商很值得投資,和日本三菱創投合作台日創投基金,由工研院出資2∕3、三菱出資1∕3的方式,頭期投資1500萬美元。至今已確定投資筑波精工以及Visco(視陽光學)兩家日商。
可別小看這兩家小公司,他們擁有的關鍵技術,可是台灣科技業新祕密武器,可分別讓台灣AMOLED面板徹底解決良率不高窘境,進一步向三星復仇;以及讓鴻海零痛苦升級組裝iPhone5。
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總經理林和源表示,全世界的創投,可以簡單分兩種,一種是為了賺錢,一種是為了和夥伴共存共榮。創新公司就是屬於後者,它過去曾扶植台灣發展半導體、汽車產業。
現在,則費盡苦心尋找能小兵立大功的新秀,取得他們擁有的創新技術,來幫助台灣現有的科技業主力,如面板、行動工具相關產業來增加競爭力,因此才瞄準利基型日商。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指出,日本有一群中小企業,過去以服侍品牌大廠需求為主,長期下來累積不少關鍵技術,但是隨著日本品牌大廠外移,如SONY 、SHARP等,甚至面臨經營困境,讓這兩年具備關鍵技術的日本中小企業,興起和創新公司團隊洽談合作。
日本技術強 台灣攻行銷
蔡清彥近年經常穿梭日本,得出一個有趣的心得。他表示,這些日本公司有技術,但過去只服務少數品牌廠,因此不會行銷;而台灣公司則是擅長拿著007皮箱走世界行銷,卻不太會研發。若是台灣人買下日本公司,前五年一定業績嚇嚇叫,但五年後就沒有技術領先了,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合資合作,日本人繼續做技術,台灣人負責行銷。
視陽光學
以自有品牌「美若康」行銷 目標台灣市佔2~3%
2012年03月20日
明基材總經理林恬宇指出,隱形眼鏡將以自有品牌行銷,希望能拿下台灣市場2~3%市佔率。楊旻錡攝
多角經營
【吳秀樺╱台北報導】偏光片製造廠明基材(8215)近年積極朝綠能與醫療材料等多元化方向發展,昨宣布進軍台灣隱形眼鏡市場。明基材總經理林恬宇指出,研發設計的高透氧矽水膠日拋隱形眼鏡,將以自有品牌「美若康」行銷,希望能拿下台灣隱型眼鏡市場2~3%市佔率。
林恬宇指出,去年液晶面板市場不佳,導致偏光膜出貨跟著遞延,目前產能利用率約在6成,不過,隨著面板回溫,液晶電視新產品開始出貨,3D(3
Dimensions,3次元)裸視凹凸膜、微位相差3D膜等運用成長出貨也跟著成長,第1季在觸控面板感測器防爆膜、3D位相差膜出貨有大成長,營收因此回溫,預估今年營收會逐季走揚,希望第2季能達到轉虧為盈的目標。
希望下季轉虧為盈
由於偏光膜佔明基材營收比重達95%,近年來明基材希望利用本身材料專長,跨入毛利較佳的綠能、光學材料與醫材發展,擴大產品線提,降低偏光膜比重。預計明年偏光膜的比重可降到8成,而推出隱型眼鏡只是利用本身高分子化學的技術,跨入終端消費市場的第1項產品。
法人預估,明基材今年第1季營收在主力產品偏光膜出貨、產能利用率提高以及各類光學膜出貨的帶動下,預計營收季成長10%左右。至於第2季在客戶新機拉貨下,營收預估會比第1季再成長1成以上,全年營收挑戰200億元,較去年成長1成。
林恬宇說,明基材目前跨入醫材、醫美產品共有3條線,將以自有品牌行銷,初期佔營收比重不高,不過毛利相當不錯,未來2年內每年營收約在15~20億元左右,其中止血棉、止血紗布等,以「安適康」品牌行銷。
善用光學材料專長
至於隱型眼鏡則是由明基材自行研發,利用本身光學及材料的技術掌控推出的產品,去年第4季取得證照後進入量產,由旗下轉投資的視陽光學開模生產,並以自有品牌「美若康」行銷。
他指出,目前台灣1年隱型眼鏡市場約60億元,但9成以上都是國外品牌拿下,在台灣要推出自有品牌,挑戰度相當大。
不過,明基材推出台灣首款高透氧矽水膠材質日拋隱型眼鏡,透氧值達120,是一般水膠隱型眼鏡的5~6倍,有相當的競爭優勢。
矽水膠日拋高透氧
明基材的隱型眼鏡產品將以眼科、眼鏡行做為通路,從3月開始銷售,未來還將推出周抛、彩抛與瞳孔放大片,下個市場則是以中國為目標。但由於隱型眼鏡必須經過臨床實驗後才能取得證照,中國在這部分管控嚴格,目前先以取得證照為目標。
視陽光學
隱形眼鏡由旗下轉投資的視陽光學開模生產,並以自有品牌「美若康」行銷。
明基材(8215)自2012年以來偏光片事業積極轉型,去年轉虧為盈之後,旗下隱形眼鏡事業部也觸及損益平衡點,今年力拼獲利。明基材將材料、生醫、光學規劃為轉型主軸,全面擴大非偏光片事業營收,由於基期較低,今年有機會挑戰翻倍成長。
由明基材投資的隱形眼鏡品牌美若康,昨日推出全球第一款矽水膠彩色放大片,並請來林依晨擔任代言人,預計分食亞太地區高達210億元的隱形眼鏡市場。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總經理林恬宇昨日共同出席記者會,對隱形眼鏡事業後市相當看好。
林恬宇表示,去年前3季隱形眼鏡事業已經損平,2012年正式投資品牌美若康,預計在今年下半年以前分別推動馬來西亞、台灣、新加坡、香港的產品上市,接下來的營收金額會相當龐大。
陳建志則指出,以營收比重來看,明基材的偏光片營收達9成以上,短期之內還是會以偏光片營收為主,但是非偏光片部分如材料、生醫、光學等相關產品都是轉型領域,明基材的止血材料也已經通過健保局核准。
至於本業的偏光片上,今年第1季將面臨淡季效應,預期營收約當等於去年第4季。林恬宇說,去年受惠於日圓貶值,以及公司積極提升良率、改善效率,歷經二年虧損去年終於轉盈,今年會側重新製程導入,並在4K2K電視、大尺寸IPS、中小尺寸平板上做好接單準備。
視陽光學
隱形眼鏡由旗下轉投資的視陽光學開模生產,並以自有品牌「美若康」行銷。
明基材(8215)昨日發表全球第一款矽水膠隱形眼鏡彩色放大片「美若康綻美」,大手筆找來林依晨代言,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見圖右,記者陳梅英攝)表示,初期會先在台灣通路市場鋪貨,並以亞洲為發展腹地,搶攻亞洲市場一年210億元商機。
明基材去年積極調整體質,透過製程改善,效率提升,蘇州廠人力從4000多個員工,到目前剩下約800個,加上日圓貶值挹注,明基材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3.17元,較2012年虧損,績效大幅改善。法人推估明基材第4季營收大約較第3季衰退1成,全年每股稅後盈餘可望上看4元。
展望今年第1季,明基材總經理林恬宇表示,往常這時候都進入市場淡季,在需求趨緩下,希望維持第1季營收接近去年第4季水準。
明基材跨入生醫材料約4年半,去年推出高透氧矽水膠日拋產品後,除了台灣市場,也打入馬來西亞市場,今年第一季將進入新加坡,預計下半年在香港、中國等地上市。
雖然目前隱形眼鏡等生醫材料產品佔營收比重不到一成,但陳建志透露該部門到去年第三季為止已經損益兩平,未來可望成明基材主要獲利來源。
昨日明基材推出全球第一款矽水膠彩色放大片,採用的是明基材獨家的「親水矽科技」技術,透氧量是一般水膠放大片的6倍,林恬宇說,矽水膠材質隱形眼鏡產品透氧度高、價格也較貴,在美國、歐洲通常是醫生處方推薦產品,台灣與亞洲地區消費習慣不同,矽水膠材質產品佔比較低,但也意味著未來成長空間大。
從賣手機到開醫院
明基找到另一個未來?
明基踏入醫療業,始於更名後的佳世達集團在 2010
年併購三豐醫療器材公司,並改名為明基三豐醫材。三豐醫材原本創立於 1989 年,是 2002
年興櫃掛牌的股票上市公司。公司主要產品為手術用手術台、手術燈等,在該產業佔有重要地位。明基三豐醫材今年與以色列 AB Dental Devices
合資成立明基口腔醫材,跨足牙科領域。旗下另有怡安醫療器材及聯亞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怡安醫療器材主要販售免針頭系列產品、輸液產品、廢液收集袋以及以及引流袋等醫療耗材。而聯亞國際則從事醫療耗材及設備進出口買賣。
第二招:投入醫護材料市場
BenQ 把旗下另一家公司–達信科技,改名為明基材料,投入研發醫護產品。達信科技原本是台灣最早量產
CD‐RW 光碟片的企業。但隨著光碟產業消失,它也必須隨之轉型。
明基材料將它在基礎材料的研發能力,用於開發醫用止血產品。例如「安適康」系列的止血敷墊、敷貼、紗布、止血器等等。明基材料另開發出傷口護理系列、隱形眼鏡生產等,包括美若康隱形眼鏡品牌。並轉投資視陽光學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隱形眼鏡OEM/ODM等業務。
第三招:從代工轉型,投入醫療設備研發
明達醫學是明基友達集團與敏盛集團共同經營的公司,以醫療器材及精密儀器為主。初期以代工眼科儀器為主,後轉型開發出數位顯微鏡設備。除此之外,佳世達所處的電子業代工獲利微薄、前景堪憂,因此近年來積極投入醫療電子產品研發,與整個
BenQ 集團朝向醫療轉型接軌。2012 年底與工研院共同開發的掌上型醫療用超音波,就是一個品牌、代工一條龍的例子。產品由佳世達負責生產,明基三豐負責以
BenQ 品牌行銷。該項超音波產品先以贈送方式,提供給國內具影響力之醫療機構包括台北榮民總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
第四招:設立明基醫院,一舉打通產業鏈
如上述,BenQ
已經定位成醫療用品品牌。明基材料提供醫院內醫護耗材,明基三豐提供手術房用手術床、手術燈,佳世達跨入醫療用超音波設備。這些產品都需要與醫師密切討論。但醫院體系封閉,BenQ
需要仰賴醫師參與開發,以及產品的推廣。此時明基醫院就顯現出它戰略上的重要性了。南京跟蘇州兩間明基醫院,提供絕佳舞台讓明基的研發人員可以直接跟醫師對話。
一般來說醫師很權威也自負,總是站在較高的立場提供廠商所需要的訊息。但如果研發團隊跟醫師是「同事」那就不同了。明基集團下,兩家公司的老闆都是同一人。頂頭上司下達指令,集團醫院裡的醫師就有義務要配合提供醫療專業知識。這是同事互相合作的關係,而不是醫師對廠商的關係。
同樣的,許多醫療器材開發過程前期的使用調查,也可以透過自己的醫院進行。等產品開發完畢,明基醫院是當然的導入醫院,可以在此建立起實際的使用成功案例。明基醫院在明基集團跨入醫療版圖的布局中,佔有關鍵性的「最後一哩路」地位。
2006 年明基大大摔跤的那一年,宏碁全球個人電腦從 2005 年的全球第四名,到 2009
年達到頂峰全球第二名。這是宏碁品牌盛極一世的美好時光。宏碁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13 年凈虧損台幣 205.8 億元,董事長兼執行長王振堂於 2013
年第三季下台。
宏碁在大摔跤之後,十年後會以什麼面貌出現很難預測。但 BenQ 在 2006
年大摔跤之後,催生出投向醫療產業的大轉型。整個明基集團,正朝向只要是醫院裡面所需的用品,明基都有能力開發的目標前進。
從明基改名為佳世達開始,至今未滿 7 年,但集團轉型方向極為明確 – 醫療。2012
明基電通、明基材料營收約 350
億,仍處於虧損狀態。蘇州、南京兩家明基醫院也仍處於虧損,轉型之路仍很漫長。相較於電子業產業變動快,全球競爭激烈毛利低;醫療產業門檻極高,產品生命週期長、汰換性低而且毛利高。明碁集團努力開拓出一條醫療之路,或許也會給台灣其它電子業大廠不同的啟示。
看好隱形眼鏡市場 台廠搶進
近年隱形眼鏡是非常具有成長性的市場,由傳統習慣長戴型車削式的鏡片轉變到現今大多數所配戴的拋棄式隱形眼鏡,以減少細菌感染的風險;如此加速了這個產業的成長。
但隱形眼鏡產業也是相當競爭,成功的關鍵仍需憑藉多年經營耕耘的通路及優異的產品品質,並要持續推陳出新,以保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近年隱形眼鏡逐漸由傳統的車削式朝向拋棄式鏡片發展,也使得這個市場呈現穩健的成長。根據Contact
Lens
Spectrum及Euromonitor的研究報告指出,2012年全球隱形眼鏡市場規模為72億美元,估計2017年將達到9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6%。
精華光學是國內致力於隱形眼鏡生產近三十年的著名廠商,2011年擠進全球市佔率的第五名,僅次於包辦前四名的美國廠商-嬌生、酷柏、視康及博士倫。然而,金可近年的成長更是快速,尤其在中國大陸的布局,是第一間進駐大陸的軟式隱形眼鏡外資企業。該公司以「海昌」及「海儷恩」品牌打進大陸市場,2013年在當地市佔率已高達35%之多,其營收從2009年的21億台幣成長到2013年的49億台幣,年複合成長率24%。雖然精華光學2012年與2013年的營收分別以42億與52億新台幣略勝金可的38億及49億元,但金可2014上半年營收已些微超越精華光學;兩者的營收分別為27.4億及27.9億元,競爭相當激烈。
金可的主力市場放在中國大陸,例如2013年93%的營收來自大陸市場。(依據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約有13億人口中,約有3.5億人患有近視(27%),卻僅有590萬人配戴眼鏡,配戴率約占1.96
%。)精華光學的營收則是24%來自國內市場;63%賣向其他亞洲國家。而優你康2014上半年狀況好轉,半年營收1.91億元新台幣,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06億元成長率80%。
受大環境的經濟因素影響,毛三到四的電子廠近年不斷投資隱形眼鏡市場,雖然大部分投資的廠商現今尚呈現虧損狀態,但有幾間廠商已轉虧為盈,例如2013年景碩投資的晶碩光學獲利4,464萬元,2014上半年獲利1,600萬元。台灣光罩持股24%的昱嘉已多年呈現正成長,2013年獲利2,197萬台幣。明基材料投資的視陽光學則致力於矽水膠鏡片,自有品牌「美若康」。這種材質的鏡片具高透氧性,其透氧量可達150
DK/t,是一般軟式鏡片的六倍,適合長期配戴者使用,但也因矽水膠材質具親水性,可能會導致卸下隱形眼鏡較困難而刮傷角膜的問題,因此材料比例的配置也是重要的關鍵。Cooper
Company與Contact Lens Spectrum
2012年市場調查報告指出,矽水膠鏡片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已達43%,其中在美國市場更高達64%,產品潛在市場非常大。由於矽水膠透明鏡片與彩色瞳孔放大片分別在2013與2014年初推出,未來市場的需求與發展性仍備受看好。
視陽光學公司簡介
1998年成立之視陽光學(VISCO VISION),從拋棄式隱形眼鏡代理經銷服務至2001年達到高峰,至今已轉型成拋棄式隱形眼鏡專業代工的科技大廠,並致力於產品、材料與製程之研發工作。更於2005年2月推出自有品牌-威氏康,製造銷售優質舒適的拋棄式隱形眼鏡,為廣大的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舒適的拋棄式隱形眼鏡而努力。
憑藉著代理經銷與客戶服務的豐富經驗,於2002年在新竹縣竹北市設廠製造拋棄式隱形眼鏡,專攻研發量產月拋、日拋與彩色角膜變色片等三大領域。
客戶群已廣佈全球,如德國、美國、新加坡與中國大陸,國外市場以專 業代工為主,外銷市場達整個公司產能的70%。國內銷售佔公司產能的 30%,目前視陽光學積極投入國內專業型拋棄式隱形眼鏡市場,在市面 上已推出「威氏康」自有品牌,以因應國內市場的需求,2005年預訂 相繼再推出「SOHO」與「BOLS」等雙品牌,針對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與特徵,推陳出新,以滿足各階層的消費者需求。 在經營模式上,規劃在2008年公司上市為目標,除了擴大生產規模的 需求之外,因應全球佈局與消費者需求,更以透明化的財務、營運狀況呈現在投資人的眼前,以博得投資人的信賴與建立良好的公司形象為目標。
視陽光學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16693062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股權狀況 | 僑外資 |
公司名稱 | 視陽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VISCO VISION INC.)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Visco Vision Inc. |
資本總額(元) | 900,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547,266,66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54,726,666 |
代表人姓名 | 李重儀 |
公司所在地 | 桃園市龜山區興業街1號 |
登記機關 | 經濟部商業司 |
核准設立日期 | 087年11月09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09年07月24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CE01030 光學儀器製造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F113030 精密儀器批發業。 F213040 精密儀器零售業。 EZ05010 儀器、儀表安裝工程業。 F110020 眼鏡批發業。 F210020 眼鏡零售業。 JZ99060 驗光配鏡服務業。(依衛福部驗光人員法第56條第5規定,自115年1月6日起由登記機關廢止該項營業項目登記) CF01011 醫療器材設備製造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視陽光學董監事持股
序號 | 職稱 | 姓名 | 所代表法人 | 持有股份數(股) |
---|---|---|---|---|
0001 | 視陽光學董事長 | 李重儀 | 411,625 | |
0002 | 視陽光學董事 | 劉培毅 | 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9,983,773 |
0003 | 視陽光學董事 | 游克用 | 835,036 | |
0004 | 視陽光學董事 | 陳盛穩 | 100,000 | |
0005 | 視陽光學獨立董事 | 邱英雄 | 0 | |
0006 | 視陽光學獨立董事 | 魏秋瑞 | 0 | |
0007 | 視陽光學獨立董事 | 李文浩 | 0 | |
因為視陽光學是未上市股票,所以都是透過私人間的交易,因此沒有向上市櫃股票一樣有個成交價。通常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參考的價格,想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賣的可以參考買價,如果有視陽光學股價方面的問題,歡迎與版主交流討論喔
因為視陽光學股票還未上市,所以只能透過私人間的轉讓,可以直接找想要交易的對象,進行交易,因為法規的關係,所以無法用委託方式進行,如果有視陽光學想要交易的,歡迎直接與版主連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