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減碳挑戰,台灣奇美實業與工研院攜手創新,開發出一項革命性的「煙道氣捕CO2製造固碳PC技術」。這項技術將煙囪排放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固碳聚碳酸酯,不僅減少了石油塑化產業的碳排放,也為循環經濟和永續材料發展注入新動能。該技術更是榮獲2024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肯定,展現台灣在環保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工研院材化所研發團隊透露,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工研院開發的觸媒,它能有效利用煙道氣中的CO2,進行酯化合成,形成中間體「碳酸烷基酯」,再轉化為碳酸二苯酯(DPC),最終與雙酚A轉酯化、熔融聚合成固碳PC。這一過程將製程步驟從傳統的4個反應步驟簡化為3個,有效解決副產物甲醇與DMC共沸所造成的耗能問題,降低製程碳排放。
該技術預估每公斤PC可比傳統石化光氣製程降低至少4.23公斤碳排放,與現有低碳型的CO2原料製程技術相比,每公斤PC產物更減少了1.19公斤排放量。此外,製程中使用的醇類和催化劑皆可循環使用,確保了製程的綠色永續性。
研發團隊為克服副產物水造成的觸媒毒化失活現象,進行了新觸媒的研發。他們發現在原先有機金屬觸媒結合新的元素後,能形成雙金屬元素型的有機金屬結構,有效減少催化劑的毒化現象,提升批次產率,成功突破觸媒合成技術,進一步推動減碳製程的發展。
這項「煙道氣捕CO2製造固碳PC技術」不僅對於石化業的淨零轉型具有重大意義,預計每年可望減碳17.85萬噸,對於推動傳統產業的淨零減碳也具有極大助益。在國際環保政策日益緊迫的背景下,台灣奇美實業與工研院的這項創新技術,將助石化相關產業在全球淨零減碳競賽中保持競爭力。
新聞發布日期:2024/11/1
轉貼新聞內容來自於奇美實業股價行情-IPO贏家未上市股票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