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隆毛廠有什麼消息呢???
想要知道合隆毛廠最近的消息都整理在這裡了!!
未上市股票是還未透過證交所進行交易
都是透過私人間轉讓來交易的
而價格是雙方議定而成
因為大部分公司都是未公開發行公司
所以個股資訊相對不足
在投資未上市股票之前
一定要自己做足功課
不要聽信來路不明的消息
就貿然進場
甚至看到一些未經證實的文件
就相信其內容
很容易掉入投資陷阱
這裡是整理了個別公司的新聞資訊
擷取於網路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也不一定保證是真實的
一切都只能參考
整理起來是方便人快速了解
若有合隆毛廠股票近況的消息
歡迎提供~
有問題也歡迎交流討論
合隆毛廠股價的問題或想交易合隆毛廠可以加LINE聯繫,互相交流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目錄
內容目錄
本站提醒
此文章純粹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不代表其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媒體,報導內容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請別找我推薦股票。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如股價、公司新聞、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合隆毛廠股票新聞
決策者/羽絨吹進循環經濟 百年產業無痛銜接永續風潮
2023/03/24 09:33:13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
羽絨毛製品製造業,由於羽毛羽絨的材料,主要是來自於養殖的鴨、鵝等家禽,所以廣義上這些產業,也是資源回收業的一種型態。近年永續風潮在國際間掀起浪潮,循環經濟的思維吹向社會各界。傳統羽絨業者搖身一變,成為實踐綠色經濟的先驅。台灣是全球羽絨加工大國,傳承五代的百年羽絨家族,在新生代帶領家族企業後,猶如將活水注入老樹,搭上永續風潮開創一番新風貌。羽絨是種填充寢具或衣物中,充當保暖的原料。隨著人造纖維科技進步,羽絨也分有人工與天然。不過天然羽絨是鴨鵝飼養一定會產生的廢棄物,因為這些羽絨是回收這些鴨鵝羽毛加工製成。近年永續環境理念,成為全球一股風潮,使用可回收或天然素材成為新時尚,原本被視為夕陽產業的傳統羽絨業者,一夕間誕生了新價值。另一方面,羽絨寢具,所以這些使用鴨絨鵝絨的寢具或服飾,搖身一變,也搭上循環經濟的浪潮。台灣是全球羽絨加工王國,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業者,莫過於是合隆陳家,從日治時代陳順風,在大稻埕創立至今,家族事業已經超過百年。歷經幾代的轉型,成為今日羽毛產業技術發展的專家。第四代陳焜耀更是國際羽絨羽毛局(IDFB)中,第一位被選為技術委員會主席的亞洲人。不過看似表面的風光,他在成功的背後是經過許多努力換來。由於他是庶出之子,家族事業中本來也無機會。但在他退伍時,父親陳雲溪要他進入公司基層學習,在工廠中打雜過程中累積出紮實經驗。而在父親過世後,他也面臨家族分產的命運。台灣合隆第四代中興家業的過程,就宛如戲劇般驚心動魄。家族企業如何走向永續發展,這是許多台灣中小企業主所面臨的問題。陳焜耀正是親身見證企業傳承中,事業發生動盪變化的無形危機。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不會簡單重複。陳彥誠同樣在父親要求下,進入公司累積經驗。不過陳焜耀卻選擇在還身強體壯時,提前將事業交棒給第五代。新生代加入無疑為老店注入了活水,推動客製化的保養服務,也讓百年產業搭上循環經濟的順風車,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新風貌。
合隆毛廠再造品牌 年營收翻3倍擬覓地擴廠
在台灣立足百年的專業羽絨產品製造廠合隆毛廠少東陳彥誠接手董事長後,2016年再造「合隆羽藏」品牌,今年不但營收年增3倍,且對內受限於產能不足,打算在中南部覓地擴產。
從清光緒34年(西元1908年)在台北大稻埕起家至今,合隆毛廠今年歡度110歲生日,少東陳彥誠自前幾年接手董事長大任之後,不但在2016年起再造「合隆羽藏Health
Life」,完全強調台灣本地製造的高級羽絨被,強調輕盈舒適、保暖乾爽,為民眾帶來高品質睡眠。
陳彥誠表示,自「合隆羽藏」品牌再造後,並擴展門市和網路上銷售,逐漸受消費者認同,今年10月歡慶110週年時舉辦系列活動,當月營收立刻年增2倍有餘,今年累計至今合併營收更年增3倍。
陳彥誠指出,目前合隆毛廠除了在台灣大園廠之外,中國大陸還有黑龍江、山東、江西、安徽、深圳等5個廠,所生產的各式羽絨外銷美國和日本,其中台灣有多家五星級飯店和日本的HYATT、MARRIOTT等飯店的羽絨被也由合隆製造。
此外,合隆在2016年買下原來美國客戶─PacificCoast Feather
Company在韓國設立的羽絨原料公司,結果第2年就開始獲利,目前居韓國羽絨市場前3大的企業,它的營業額更占合隆毛廠年營收的2成,但陳彥誠說,他打算在原來既有的羽絨原料貿易之外,再重新設計事業體的發展,開創新業務和新格局。
另外在台灣的生產基地桃園大園廠的產能不足,合隆正在覓地擴建。陳彥誠說,大園廠基地約2000坪,正打算找一塊約兩倍大,且方便運輸到台灣各地的地點再擴廠,目前傾向中南部覓地。
合隆毛廠陳焜耀:先交班,再慢慢放手
10月9日晚上,合隆毛廠舉辦110年生日晚宴,來自全球十數國的事業伙伴齊聚恭賀,第四代掌門人——總裁陳焜耀和第五代接班人——董事長陳彥誠一同站上舞台敬酒,晚宴氣氛最高點是陳彥誠一舉將父親陳焜耀扛到肩膀上,如同意謂著他將扛起父親所託付的重責大任。
1908年從大稻埕發跡,合隆堪稱為亞洲最悠久的羽絨製造廠,早年經營羽毛原料出口,之後成立羽毛工廠、生產軍用大衣,到了第三代負責人陳雲溪開始打入歐美市場,正式定名為「合隆毛廠」。
28年前,陳焜耀從父親陳雲溪手上接下家業後,2015年再交棒兒子。眾人納悶,為何渾身是勁的他,要這麼早交棒?
更耐人尋味的是,決定交棒時,2015年10月,陳焜耀無預警地公開了一封名為「籌備董事長交接典禮」的信。殊不知,連接班人都被蒙在鼓裡。
當時「被交接」的陳彥誠一頭霧水,旋即將信再回傳給爸爸,還以問號為眉批。甚至到了交接典禮前半小時,仍半信半疑地問爸爸:「你玩真的?」憶起往事,陳彥誠心情瞬間穿越到當年,「關於接班,他從沒跟我討論!」
父子結伴跑遍世界,超馬加深互信
回顧陳焜耀的接班之路,本身也戲劇張力十足。1990年,當陳焜耀父親陳雲溪纏綿病榻時,不斷地叮囑子女不得分家,孰料一陷入昏迷後,子女們三天兩夜就把財產分好了。
當年,陳焜耀堂哥執掌了合隆規模最大的新加坡廠,中國大陸則分給大房的哥哥。而被兄長們叫到新加坡分家的陳焜耀,則被動地接手負債3億元的台灣合隆。他沒有埋怨,只想著重振家業,最後不負眾望,合隆在他手中近30年,轉虧為盈,成為年營收50億元的大廠。
一路走來,陳焜耀可謂篳路藍縷,他奔走各國,曾數次被專業經理人背叛,也面臨離職員工另起爐灶跟他搶生意,以及分家後的人情冷暖。
因為歷經太多,因此陳焜耀深感傳承的重要,2003年就把22歲的陳彥誠叫進合隆工作,兩年後讓他到冰天雪地的黑龍江蓋廠,又隔兩年,再派他到日本,設立日本合隆公司。
2008年受金融海嘯衝擊業績,為了紓壓,父子結伴跑超馬,2014年一同征服撒哈拉沙漠、中國戈壁沙漠、智利阿他加馬沙漠、南極世界四大極地。每次跑到終點,陳彥誠總會將父親扛在肩上。
這讓陳焜耀突想發覺:「連沙漠、南極這麼惡劣環境,孩子都能助我一臂之力,我還有什麼好顧慮的?我該趁我在的時候幫助他,別像我當年這麼苦……」隔年陳焜耀果真「一封信交棒」。
領導風格世代迥異,吵架在所難免
不到40歲就要扛起重擔的陳彥誠處之泰然:「我不喜歡用壓力形容……真要說累,其實是跟父親的爭執,」他點出,飽受風霜的爸爸,為了讓他少走冤枉路,總忍不住提點,難免讓他覺得在下指導棋,「所以我們很常吵架。」
陳彥誠對陳焜耀的管理風格,亦見解不同:「我父親是強人型領導者,但現在環境和公司規模跟過去不同,我比較像僕人式領導、帶團隊合作。」
言談間,不難嗅出合隆兩代間迥異的管理風格與溝通的盲點。被稱「年輕少董」的陳彥誠也知道「權位愈高,聽力要愈好」,他努力拿出成績單,證明能獨當一面。全台唯一可依消費者需求,提供不同重量、暖度、表布,甚至不同羽絨選擇的客製化寢具「合隆羽藏」,就是他接班後的一大戰績。
但不論兒子怎麼跟他吵,11月1日陳焜耀出席「華人企業領袖遠見高峰會」,分享傳承經驗時,他的結語是:「每次不論爭執什麼,我的最終一句話就是『I
love you, my son.』!」
羽絨資優生 合隆毛廠布局全球
有108年歷史的桃園合隆毛廠是台灣第一家經營鴨鵝羽毛的企業,百年企業布局全球,掌握北極圈保育動物冰島雁鴨1/5產量的羽絨,年產值進世界十強,堪稱台灣之光。
合隆毛廠最早是陳順風在日據時代創立的「資源回收」業,他從福建渡海來台落腳大稻埕,經營二手買賣生意,陳家從回收多種廢棄物的古物商,轉型成為羽毛與鋼鐵收購廠商,才開啟羽毛事業。第四代「掌門人」、合隆集團總裁陳焜耀,是翻轉這家老店的關鍵推手。陳焜耀27年前從父親、也是美麗華飯店前董事長陳雲溪手上接棒時,合隆的處境最為艱難,如今是全球羽絨、羽毛原料布局最廣的公司,尤其加拿大、挪威等冰島雁鴨的羽絨羽毛年產約3千公斤,合隆就掌握1/5,年營業額60億元,是羽絨業優等生。陳焜耀2006年當選國際羽絨羽毛局技術委員會主席至今,是台灣和亞洲的第一人,正因合隆位居全球羽絨產業技術研發領導地位,才能穩坐這個位子。
陳焜耀回憶,當時接班時老幹部紛紛離去,關掉台南廠,經理人還把資源帶走,連日本市場也被搶走,「幾乎就要倒店了」。
1995年一通電話救了合隆,美國Pillowtex香港分公司來電詢問能否供應羽毛,給了一張500噸羽毛訂單,要求不能有雜質,避免搞壞機器;以當時每公斤15美元計算,等於台幣2.4億元大單,這張訂單成了合隆救命丸。
起死回生後,陳焜耀拿出拚勁,為了生意一直繞著地球跑,平均一年只在台灣3個月,被逼得走上國際化,如今嘗到甜美的果實,不僅拿下歐美高檔產品市場,還大舉在大陸、日本等地擴廠,成就今天的規模。
台灣百年羽絨廠 從收破爛到隱形冠軍
他舉例,各地的合隆工廠會依當地的禽類來取得原料,包括從合隆毛廠在大陸最早的廣東深圳廠,山東廠取白鴨絨、東北廠取白鵝絨、江西廠取灰鴨絨等,取自當地原料縮短中間流程,盡快後續加工處理,並就近銷往歐洲或大陸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人口稠密區一帶。
陳彥誠說,羽絨其實是禽類屠宰後的副產品,一隻鴨或鵝約有20到30公克絨,各地所產的鴨或鵝絨大小須視飼養到多大,例如中國大陸因屠宰鴨隻的時間早,因此絨的體積較小,但歐洲人食用較多鴨肉,飼養成熟才屠宰,因此絨的體積較大,相對價格也較高。
在羽絨市場打滾幾代的合隆毛廠有處理的技術和know-how,充分掌握各地原料來源與銷售去化,量大的大陸鴨或鵝絨整理分類後銷往歐洲,同時進口歐洲質優的鴨或鵝絨,買賣原料占了合隆80%的營收,看似相當平穩紮實,可以穩穩的賺錢。
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陳彥誠思考,相機底片風光多少年,當年的最大廠柯達如今下場為何?富士卻轉型成功而存活。合隆毛廠要能永續經營,勢必無法永遠只賣原料而不靈活轉型,因此幾年前開始朝終端消費者前進,製造銷售羽絨被枕和外套,在今年正式創立自創品牌「合隆羽藏」,並決定從「保暖素材的多元化」平台著手,盡力滿足客戶需求。
陳彥誠舉例,合隆將天然羽絨和聚酯等不同保暖素材混合成不同比例的原料,以符合客戶要求,同時合隆與飯店集團合作,提供快乾型的羽絨被枕,讓飯店在洗滌時能快乾,節省能源和電費。
此外,年輕的陳彥誠也在朝新的商業模式進行中。他強調,合隆毛廠靠著過去幾代一直秉持的忠厚和信用商道,往來的歐、美、日本客戶或是供應商,也都是好幾代傳承下來,彼此之間的「信任」牢不可破。
但是各地的客戶都各有專長和需求,做為供應商的他,往往可以洞悉A客戶的需求可以在B市場找到原料,B市場的需求可以在C市場找到服務解決方案,而合隆毛廠就在這供、需之間扮演服務和解決方案的角色,適時的盡量提供自家的產品和服務能量,進而從中獲利。
令人好奇的是,合隆毛廠幾代經營下來,早就在羽絨市場占一席之地,但未上市櫃的企業無法得知財報,幾經要求,陳彥誠僅透露,全年純日本製造100萬件羽絨被,日本合隆就占了50萬件,顯然營業額和市占相當驚人,再加上幾代下來無形的「信任」價值,說它是羽絨界的隱形冠軍真不為過。
陳彥誠強調,陳家經商的風格是整合、協同協作經濟,絕不是狼吞虎嚥型,向來和上下游供應鏈及客戶維持一加一大於二的模式,共同把餅做大,如此才能把台灣的技術、服務與能量,在世代傳承中永遠扮演穩定營運和生產高品質產品的要角而無法被取代。
合隆羽絨巨擘 寫百年傳奇
合隆毛廠是亞洲羽絨產量最大廠商,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一年加工羽絨原料重量超過7,000噸,等於是要從上億隻鴨子供應出來,目前在亞洲地區無人超越其規模。
讓合隆毛廠站上今天輝煌紀錄,是由第四代接班人、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打下的江山,年營收超過50億元,全球市占率約六分之一。這家百年企業在今年10月9日傳承給第五代,由陳焜耀長子陳彥誠接棒。
合隆毛廠的前身為HOP LION,日治時代時期由陳順風創立,從福建渡海來到台灣大稻埕落腳,開始經營二手買賣生意。後來陳順風娶了台灣籍老婆陳蘇好,就以太太名義申請「資源回收」營業執照。
當時陳順風將姪兒陳聚水、就是陳焜耀的祖父帶來台灣,小時候陳聚水跟著叔叔做事,後來陳聚水年紀稍長、可以獨當一面後,1908年創立合順行。
同樣經營古物貿易,當時經手二手品項廣泛,從鐵絲、銅絲、羽毛、空瓶罐等都可收購,銷往香港後,轉入大陸。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台灣進入戰時體制,實施嚴格資源管制與專賣制度;物資被管制後,陳聚水為了生計,開始嘗試與日本商社合作,進而與北投羽毛工廠(為軍方監管羽絨工廠)牽上線。
陳家從任何廢棄物都回收的古物商,轉型成為羽毛與鋼鐵收購廠商。當時陳雲溪、也就是陳焜耀的父親逐漸獨當一面,成為家中生意重要掌舵者。
大稻埕起家 從資源回收做起
中日戰爭結束,1947年起,台灣許多羽絨廠商發現外銷利潤非常好,紛紛轉拓銷國際市場;不過,奠定合順行外銷基石則是1950年韓戰開打,美國急需大量羽絨,當時羽絨出口國大部分是共產國家,民主國家中只有台灣可供應,在此大環境下,成為合順行跨出國際市場的重要第一步。
四年後,陳焜耀出生。他回憶,小時候,不曉得自己是細姨的小孩,只知道父親晚上回家,待到宵夜後再離開,只有周六過夜,周日中午再離開。直到他上學被同學嘲笑才知道,但也只能接受。當完兵後,陳雲溪對陳焜耀說:「你將來會變成怎樣,我不知道,我將我父親教我的本領教你,兩年過後,你想做就繼續做,不想做就去做別的事,如果哪天你沒飯吃,想到我曾教你做羽毛,你還能生存下去。」因父親這番話,陳焜耀進入家族事業,在工廠做別人不想做的工作,他不僅做,還要做到好。
1990年陳焜耀遇到人生轉捩點,當年3月父親檢驗出罹患肺癌,並在九個月後病逝;陳家分家,當時堂哥拿走合隆的小金雞母新加坡合隆,並要求台灣合隆股份要由陳焜耀全數吃下。
陳焜耀接下祖產,持股台灣合隆不到8%股權,必須變賣海外資產,買回剩餘的全數股權。衝擊接踵而來,1991年至1994年期間,老幹部紛紛離去,曾平均一個月走一人,陳焜耀決定關閉台南廠。經理人把資源帶走,曾是陳雲溪父子打下日本市場也被搶走。
遇倒店危機 一通電話救了他
當時合隆幾乎面臨倒閉。不過,1995年一通電話救了合隆,美國Pillowtex香港分公司來電詢問可否供應羽毛,一張單子500噸,以當時每公斤15美元來算,等於新台幣2.4億元大單。
陳焜耀回想,這是天上掉下來的黃金,而且對方只要求羽絨不可以有雜質,先前客戶就是採用大陸低價夾雜石子的羽絨,結果自家機器被搞壞五成。
羽絨不要有雜質,一直是合隆最具信心的地方,這筆訂單幾乎成為救命單。
陳焜耀重新回到年輕時候的拚勁,再度積極拓展歐美市場,2002年起大舉在大陸各地擴建工廠,2004年一口氣創立二座廠,河南華隆廠、黑龍江合隆廠,緊接著以一年一廠的速度布局。
陳焜耀稟持著「哪裡有毛,就去哪裡設廠的精神」,被外界譽為最愛建廠的董事長。
如今,因為掌握原料,也躍升為亞洲羽絨原料最大供應商,直到今年第五代接班。陳焜耀說,這個念頭已經想了很久,只是在等時機,大兒子進入公司逾10年,是時候讓年輕人闖一闖。他說:「我是退而不休喔,會永遠當合隆的門神,繼續守護著百年企業。」
合隆毛廠公司簡介
合隆毛廠,亞洲歷史最悠久、佈局最廣之專業羽絨製造廠,創立於西元1908年(中國清朝光緒34年/日本明治41年),經過陳清風、陳聚水、陳雲溪及陳焜耀四代人的經營及多次變革,在「誠信」及「不斷創新」的堅持下,成為全世界羽毛業中的知名企業。
透過美國合隆的成立,讓國際佈局的腳步更快速、策略更靈活。現任董事長陳焜耀先生,更於2006年首度以亞洲人之姿登上“國際羽絨羽毛局”(International Down & Feather Burea;IDFL)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ssion ;TC)主席的角色,成功帶領亞洲羽毛業登上國際舞台。
合隆毛廠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15136700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股權狀況 | 僑外資 |
公司名稱 | 合隆毛廠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HOP LION FEATHER WORKS CORP.)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
資本總額(元) | 500,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500,000,00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50,000,000 |
代表人姓名 | 陳彥誠 |
公司所在地 |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3段58號12樓 |
登記機關 | 經濟部商業司 |
核准設立日期 | 053年05月19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07年11月26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羽毛之整理加工及買賣 羽毛寢具類羽毛衣類及其他羽毛製品之製造買賣 前各項有關產品之進出口貿易業務 F104010 布疋批發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H103010 廠房出租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合隆毛廠董監事持股
序號 | 職稱 | 姓名 | 所代表法人 | 持有股份數(股) |
---|---|---|---|---|
0001 | 合隆毛廠董事長 | 陳彥誠 | 2,300,672 | |
0002 | 合隆毛廠副董事長 | 陳彥誌 | 2,071,600 | |
0003 | 合隆毛廠董事 | 陳焜耀 | 1,654,728 | |
0004 | 合隆毛廠監察人 | 簡秀梅 | 0 | |
因為合隆毛廠是未上市股票,所以都是透過私人間的交易,因此沒有向上市櫃股票一樣有個成交價。通常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參考的價格,想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賣的可以參考買價,如果有合隆毛廠股價方面的問題,歡迎與版主交流討論喔
因為合隆毛廠股票還未上市,所以只能透過私人間的轉讓,可以直接找想要交易的對象,進行交易,因為法規的關係,所以無法用委託方式進行,如果有合隆毛廠想要交易的,歡迎直接與版主連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