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籍航空 上半年全虧錢

2021-09-03 05:49經濟日報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

交通部民航局昨(2)日公布今年上半年航空公司營運狀況,受疫情衝擊,七家飛航國際及國內航線的航空公司全部虧損,合計虧損68.2億餘元,由於疫情看不到底,台灣虎航和星宇航空都以增資方式來改善財務結構。

今年國際疫情依然嚴峻,華航(2610)、長榮航兩大航雖有運價持續上漲的貨運可以營運,但仍不敵幾乎無法載客的客運業務虧損,華航上半年虧損13.6億元,長榮虧損20.5億元,是七家國籍航空虧損金額最多者。

國內唯一一家低成本航空台灣虎航,在國際疫情沒有緩解、邊境嚴格管制下,上半年虧損10.86億元,為充實營運資金、改善財務結構,台虎現正辦理30億元現金增資,其中員工認股15%,其餘85%由原股東認購,9月6日截止繳款,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至40億元。

至於走高端精品路線的星宇航空,同樣因國際疫情嚴峻,可搭載的國際旅客相當少,僅能盡量以機腹腹艙載貨,今年上半年虧損近14億元,成立迄今累積虧損53.1億餘元,為因應無法預測何時會結束的疫情,去年底星宇辦理30億元增資,其中員工認購六成,其餘由董事長張國煒認購,資本額從原來的83億增加到113.6億餘元。

飛航國內航線的立榮、華信,以及專營綠島、蘭嶼、七美、望安等偏遠離島的德安航空,去年受惠國旅,營運狀況差強人意,其中立榮全年獲利近2億元,但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國旅全停、返鄉旅客銳減,造成三家航空公司全部虧損。據民航局統計,上半年華信虧損近7億元,立榮虧近1.9億元,德安虧2,837萬元。

交通部官員表示,去年爆發國際疫情,國際客運航線難以正常載客,國籍航空公司經營的相當辛苦,不過國內航線僅4至6月中受到影響,其餘時間還算正常,且第3季還有國旅榮景,但今年疫情更甚於去年,預期航空公司營運會更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