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投信投顧公會校園大講座:聚焦ETF定投智慧理财攻略

近年來,投資理財市場不斷年輕化,為了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投信投顧公會於今年10月啟動了大專院校巡迴講座活動。這次的第二波講座在台北商業大學、聯合大學、臺南大學、南華大學、朝陽科大及長榮大學等校舉行,講座主講人來自富邦投信、元大投信、群益投信、第一金投信、復華投信及保德信投信等知名投信公司,他們專門針對及早投資、定期定額累積資產和ETF理財等主題進行深入講解。


在講座中,群益投信投資處副總經理呂鴻德強調,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復華投信客戶關係經理詹博宏也提醒年輕人要及早學會投資理財,因為這樣可以更有效率地利用資金。他進一步計算,一個人在一生中的固定花費,包括結婚、購屋、子女教育、退休生活等,至少需要2,000萬元,而這個數字通常還會更多。由於薪資成長的速度往往慢於想像,因此學會投資理財對於享受豐沛人生至關重要。


富邦投信資深經理蔡素菁強調,在真正開始投資之前,儲蓄是非常關鍵的,必須養成存錢的習慣,並保持手上有足夠的現金。呂鴻德也提到,存到第一桶金的基本功就是轉換思維,先儲蓄再支出,這種主動式理財方式可以讓投資者更有效地管理資金。


呂鴻德提出了人生財富累積的三階段觀點,分別是「換錢」、「值錢」和「轉錢」。階段一「換錢」是指提升工作能力,加上工作的時間,換取收入;階段二「值錢」是增加專業的收入;最後階段三「轉錢」則是利用擁有的資本,透過投資工具達到報酬累積的效果。


根據中經院的調查,從25歲到65歲以上的各年齡層,股票是最常使用的投資工具。ETF的投資人已經超過千萬人,台灣ETF市場呈現迅猛成長,這不僅成為帶動境內基金增長的主要關鍵,也引發了國際關注。


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顯示,台灣投信投顧業管理資產總規模中,ETF佔比高達48%,成為國人投資的顯學。呂鴻德建議,市場上主要有市值型、配息型與產業型ETF,其中市值型適合追求長期資本空間的族群,配息型適合希望有穩定配息的族群,產業型ETF則適合看好特定產業發展趨勢的投資人。


蔡素菁指出,隨著美國聯準會去年3月啟動升息循環,在殖利率達到理想點位時,國內債券型ETF開始吸引大量資金。但她也提醒,投資者參與投資前必須留意債信、存續期間及利率等三大重點。


在六場講座中,講者們都強調了定期定額的重要性。第一金投信資深協理曾志峰表示,定期定額適合投資新手或上班族,能夠培養投資紀律,平均成本、分散風險,並有效累積退休金。保德信投信市場策略部主管葉家榮則建議,投資人應該盯目標、鎖定報酬、長期累積,並根據自己的資金需求來決定是否停利不停扣。

新聞發布日期:2024/11/22

轉貼新聞內容來自於富邦投信股價行情-IPO贏家未上市股票交流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