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星物聯科技有什麼消息呢???
想要知道創星物聯科技最近的消息都整理在這裡了!!
未上市股票是還未透過證交所進行交易
都是透過私人間轉讓來交易的
而價格是雙方議定而成
因為大部分公司都是未公開發行公司
所以個股資訊相對不足
在投資未上市股票之前
一定要自己做足功課
不要聽信來路不明的消息
就貿然進場
甚至看到一些未經證實的文件
就相信其內容
很容易掉入投資陷阱
這裡是整理了個別公司的新聞資訊
擷取於網路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也不一定保證是真實的
一切都只能參考
整理起來是方便人快速了解
若有創星物聯科技股票近況的消息
歡迎提供~
有問題也歡迎交流討論
創星物聯科技股價的問題或想交易創星物聯科技可以加LINE聯繫,互相交流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目錄
創星物聯科技股價?
想要查詢創星物聯科技股價有幾種方式可以查詢:
•直接聯繫版主:可以直接加LINE好友或者直接來電直接詢問
• 透過交易網站:可以透過IPO贏家上市股票資訊網,在搜尋欄輸入創星物聯科技的公司名稱,即可查看創星物聯科技的股票行情、基本資料、股價走勢圖、財務報表、月營收等資訊(不一定有資料)。
• 自行估算:透過公司財報或者與公司高管或股東關係,收集公司的情況,從公司的每股淨值、每股盈餘、股東權益等資訊,利用淨值跟本益比去推估合理價位(通常市場行情往往折價的)。
創星物聯科技股票可以賣嗎?
怎麼賣創星物聯科技股票,創星物聯科技是未上市股票 未上市股票是指還沒有在證券交易所或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的公司所發行的股票 未上市股票的交易會比上市股票的交易更多細節要注意 因此如果想要賣掉創星物聯科技的股票 可以透過下面幾種方式
1.透過本站即可處理
如果有要交易可以透過下面的聯繫方式(LINE或電話)加入好友直接聯繫,提出你要賣出創星物聯科技的需求。 站主就看到會就會與您聯繫,並討論股價及交易細節。
透過未上市股票網站:
網路上有許多未上市股票網站 那都是專門買賣未上市櫃股票的交易平台 如果有想要賣出創星物聯科技股票 可以多多利用 IPO贏家未上市股票交流網。 查詢股價資訊,新聞以及基本資料 賣方可以透過打電話或用LINE加入客服聯繫方式,詢問是否有買家,並提供自己可以賣出的價格和股數。 如果雙方條件達成一致,就可以進行交易環節,指定約定時間和地點,進行股票交割 並由平台外務代為繳納證券交易稅和手續費,並進行後續過戶事宜。
自行處理:
如果有認識的親友想要買創星物聯科技,就可以直接與他們協商價格和數量,並自行辦理過戶手續。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可以省去中介的費用和時間,但缺點不容易找到合適的買方,並且承擔交易風險以及人情壓力。 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優缺點,賣方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
創星物聯科技股票可以買嗎?
想要投資創星物聯科技股票,該如何購買呢?因為創星物聯科技是未上市股票 未上市股票是指還沒有在證券交易所或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的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創星物聯科技股票的買進方式有以下幾種:
1.透過版主
直接透過加入LINE好友或者電話聯繫版主,將你要買進創星物聯科技股票的需求,與版主直接溝通討論。 只要協議好張數價格後,就會安排後續過戶環節。
2.透過未上市股票網站交易:
未上市股票網站是指專門買賣未上市櫃股票的團體架設的網站, 可以在網路上查詢IPO贏家未上市股票交流網。 買方可以直接聯繫網站客服,可以用LINE或者電話,聯繫網站平台的客服, 詢問是否有創星物聯科技股票賣家,並提供自己想要的買進的價格和股數。 如果雙方張數價格達成一致,就可以約定時間和地點,安排交易細節, 之後網站外務代為繳納證券交易稅和手續費。會將賣方的股票過戶到買方,再進行後續的交割。
3.透過私人交易:
如果有認識的親友想要投資創星物聯科技,就可以直接與他們協商價格和數量,並自行辦理過戶手續。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可以省去中介的費用和時間,但缺點是需要自行找到合適的買方,並承擔交易風險以及日後的人情壓力。 以上是創星物聯科技股票的買賣方式,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優缺點,買方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未上市股票的交易通常比上市股票的交易更複雜和困難,因此買賣方應該多加注意,避免遇到交易上的問題。
創星物聯科技股票的買賣方式 | 透過未上市股票交易網站 | 透過私人交易 | 透過版主 |
---|---|---|---|
買進 | 打電話或用LINE給網站的客服聯絡,詢問是否有創星物聯科技賣家,並提供自己的買進的價格和股數。如果雙方同意此交易,就可以約定時間和地點,進行交割環節,並由網站外務代為繳納證券交易稅和手續費。將賣方的股票過戶到買方,再進行後續的交割。 | 如果有認識的親友願意賣創星物聯科技,就可以直接與他們協商價格和數量,並自行辦理過戶手續。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可以省去中介的費用和時間,但缺點是需要自行找到合適的賣方,並承擔交易風險和日後的人情壓力。 | 直接聯繫版主,提出你要買進創星物聯科技的需求,透過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電話聯繫。 |
賣出 | 打電話或用LINE給網站的客服聯絡,詢問是否有創星物聯科技買家,並提供自己的賣出的價格和股數。如果雙方同意此交易,就可以約定時間和地點,填寫過戶文件,並由平台外務代為繳納證券交易稅和手續費,並進行後續過戶事宜。 |
如果有認識的親友願意買創星物聯科技,就可以直接與他們協商價格和數量,並自行辦理過戶手續。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可以省去中介的費用和時間,但缺點是需要找到合適的買方,並承擔交易風險。
|
直接聯繫版主,提出你要賣出創星物聯科技的需求,透過加入LINE好友或直接電話聯繫。
|
創星物聯科技股票如何買賣?
因為創星物聯科技股票還未上市,所以只能透過私人間的轉讓, 未上市股票的交易會比上市股票的交易更多細節要注意, 可以自行找想要交易的對象,協議好張數價格,進行交易。 因為法規的關係,所以未上市股票無法用委託方式進行, 都是直接雙方協議好直接買買, 如果有創星物聯科技股票想要買賣交易的,歡迎直接與版主連繫, 透過LINE加入好友或直接電話聯繫即可
創星物聯科技股票新聞
鴻海轉投資公司靠車聯網科技 創星物聯活用AI讓車險客製化
2022/11/08 07:00 文|孫蓉萍自鴻海內部創業的創星物聯科技公司,擅長車聯網軟體和AI技術,建置的數據平台,為保險、車隊管理等業者提供客製化服務,也為民眾節省時間和支出。
開車一旦遇到事故,即使只是輕微的擦撞,沒有人傷亡,為了釐清責任,也往往會耗掉幾10分鐘。但是如果使用創星物聯科技公司的連網行車記錄器,聯絡保險公司線上查看即時影像,並確認肇事責任之後,人和車3分鐘就可以離開現場。
創星物聯是鴻海集團的轉投資公司,創於2015年,除了鴻海,第2大股東是公信電子。創星物聯的強項是車聯網軟體和AI技術,整合影像辨識和處理,建立數據平台,讓客戶有不同的應用,包括保險、車隊管理、汽車製造等行業。該公司7月並加入金管會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的新創團隊,從物聯網、AI,更擴大到金融科技的領域。
連網技術 精準制定保費
傳統車險只看駕駛人的性別、年齡等制式的資料,但女性和老人不一定就是3寶,駕駛的行為才是決定保費的重點。於是駕駛行為計費保險(UBI)這種動態的模式應運而生。創星物聯總經理林俊彥解釋,創星物聯設計的行車記錄器,可得到更全方位的數據,UBI也就能更精準計價,讓保險公司扮演的角色不再只是理賠,服務也更多元。
保戶如果車上裝有這種行車記錄器,第1個功能可讓保險公司評估駕駛人的風格,例如不會急加速、急煞車等,駕駛習慣良好,成為調整保費的依據;第2是開車過程中可以提出警示,例如發現車行忽左忽右,可能是打瞌睡或健康出狀況,系統便會對駕駛人和保險公司提出警示;第3是如果不幸發生事故必須理賠,以往的作法是將行車記錄器的影像交給保險公司,以放慢10倍速來確認事故當下情境,非常耗時。創星物聯的系統,AI在1秒鐘內就可以辨識幾百格影像,處理速度大幅上升。
創星物聯的技術受到信任的原因來自3個構面的數據,可以提供完整的資訊。第1是引擎控制單元(ECU),藉此得知車況,例如引擎的轉速、電瓶的電壓、水箱的溫度等,約有170項數據。第2是駕駛行為,包括車速的穩定度,是否常急加速、急煞車等,約有50項。第3種是環境,例如開車行經的地點、路況、道路的速限和坡度;加上天候,包括氣溫、溼度、雨量、能見度等,約有100項。綜合車況、駕駛習慣和環境的所有數據,才能讓分析結果愈來愈精確。也因此,產險公司才能推出金管會核准的UBI保險商品。
目前創星物聯已和明台產險、台灣大哥大、羅賓斯保代、納智捷等公司合作,1年收到的數據量已超過100億筆。隨著合作對象增加,數據也會更多,模型預測和機器視覺辨識也會持續精進。
AI預測 提供客製服務
保險業60年來首度開放申請設立純網路保險公司,10月底將截止收件。而純網保的關鍵即在於「線上」處理。傳統保險公司以人工作業為基礎,往上增加科技能力;創星物聯則協助純網保業者以技術為主,不足的部分再補上人工,兩者的意義截然不同。
另外創星物聯也對管理工務車、物流車等商業車隊的業者提供服務。油費、保費和維修保養,是車隊的3大支出,占比達到5成,創星物聯透過AI預測油耗量,同時預測駕駛風險、保養週期等,改善效率。
以保費為例,保險的數據採樣要求高密度,林俊彥指出,「以前車隊管理系統15秒回傳1次資料,我們每秒、甚至0.2秒回傳1次資料,這樣才能了解駕駛過程中所有細節。GPS管理的是車子的位置,我們要管控的是風險。」該公司估算,保費支出因此可降低17%。
放眼全球,台灣因為軟硬體整合能力強,價格又合理,這樣的服務相當有競爭力。林俊彥說,先前在外國做過概念驗證(POC),已評估的市場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等,也大致了解各國的狀況,但現在仍然以站穩台灣市場為重,預計兩年後,將成功經驗推向國際。
一探郭台銘心中的智慧車大夢,這些新創織出交通物聯網
專注應用服務設計 新車舊車升級智慧車:創星物聯
潛藏在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心中的智慧車大夢,於2016年大鵬展翅。眾所周知,郭台銘心中有著關於「屏、網、雲」的願景,希望鴻海能從硬體終端、網路通訊到雲端平台,串起一條龍的服務,擺脫老舊代工模式,積極轉型。
2013至2016年,鴻海總計在網通領域砸下上千億元投資,從國碁電子到亞太電信,又輾轉布局寬頻、光纖、衛星通訊等事業,並以112億新台幣投資南韓SK集團子公司SK
C&C。
備戰網通「糧草」的同時,郭台銘的終端產品藍圖,也一路從「8屏」擴充至「11屏」,新增智慧車、機器人、穿戴裝置。今年,屬於鴻海智慧車的屏、網、雲平台,終於串在一起,並在2016下半年正式上路。
實踐郭台銘智慧車大夢的,是一家從鴻海內部G次集團獨立出來的新創公司──創星物聯。
從鴻海內部獨立的新創團隊
事實上,創星物聯前身為鴻海G次集團國碁電子物聯網生活服務處。創星物聯總經理林俊彥表示,在鴻海投資SK
C&C後,國碁物聯網團隊一直與SK密切合作,當時SK更早投入物聯網開發,促使國碁物聯網團隊不斷思索:「在台灣可以從哪裡切入?」
後來評估鴻海內部資源,他們最終選定車聯網及環境污染控制兩大領域,在2014年11月獲得G次集團投資許可後,於2015年4月正式獨立為創星物聯。
創星物聯在車聯網方面,陸續推出三項終端產品:後裝市場的車載診斷系統(On Board
Diagnostics,OBD)裝置「KARDI LiTE」、4G行車記錄器以及屬於前裝市場的智慧車機。
乍看之下,你會以為這又是一家「玩硬體」的新創,不過林俊彥不斷強調,硬體並非創星物聯的核心價值,「我們著重在應用服務設計與平台的營運。」他們如何做到?
造智慧車的秘密武器
讓我們細數這些終端產品背後的一項項服務。一個外觀不起眼的OBD裝置KARDI
LiTE,插上去,不管新車舊車都能升級為智慧車。搭配雲端平台,車主能隨時從App掌握KARDI LiTE偵測到的車況診斷、駕駛行為分析等資訊。
不過,OBD裝置最關鍵的差異化服務,會是在UBI(Usage Based
Insurance)車險設計,它能提供保險公司及駕駛雙方更彈性、客製化的差別保費費率,也就是根據OBD背後平台診斷出的風險,調整保費級距。這考驗著車聯網平台與保險公司背後的服務整合、數據分析及運算模型設計。
又如智慧車機,它提供的功能就更為全面,包括緊急通知、行程規畫、訂票訂房、電子圍籬、一鍵客服、代駕服務、油耗分析等。更進一步檢視其背後串接的服務,創星物聯車聯網平台匯集了來自保養車廠、公協會、終端硬體、電信公司、商務車隊、電商通路、產險公司、線上訂票訂房、車廠客服系統等不同角色。要如何把這些五花八門的服務串起來,則考驗著平台的整合能力。
林俊彥強調,硬體只是載具,代表著一次性的銷售,他們更專注在雲端、數據分析與人機介面設計三件事。此時之所以會推出硬體,也是為了加速推進背後平台服務的手段,他們更歡迎其他硬體廠商,願意基於創星物聯平台的服務,開發出更多產品。
顯然這家來自鴻海集團的新創,更願意將自己定調為「智慧型服務設計公司」;而郭董的智慧車大夢,也希望能藉此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創星物聯 用大數據轉動世界
物聯網技術商機在近期蓬勃發展,新創業者創星物聯將物聯網技術結合各項應用,跨足車用、空氣清淨的市場,結合數據與物聯網技術,當前人人對致命空汙聞之色變,他們則想做出把關人類安全出行與控制空氣汙染的產品。
創星物聯在2015年4月正式成立,鴻海集團投資持股約三成,經營團隊主要來自鴻海科技集團原有的物聯網事業單位,為鴻海科技集團於八大智慧生活中物聯網/車聯網的轉投資,並獲工研院科專計畫支持,積極開拓智慧車載、潔淨科技兩大領域。
創星物聯總經理林俊彥說,公司成立兩年多以來,一直很低調,持續研發產品,目前不只與工研院衍生新創公司淨聯科技完成合併,也延攬專利技術與特力集團行銷人才加入團隊,希望拓展新品應用推廣海外市場,目標是打世界盃。
林俊彥說,從兩大領域來看,創星物聯都有進展。車用市場部分,在鴻海集團支持下,與全球車用圖資系統HERE大廠深化合作,也與泰安產險合作,開拓台灣第一張車聯網UBI保單服務,爭取在地110億元商機。
UBI保險是市場的新觀念,結合智慧手機和無線通訊,每輛車都有獨一無二的駕駛紀錄,用來判斷車子行駛安全,動態的調整保費費率,能反映個人化的風險差異,保費也相對傳統保單更公平合理。
泰安產險與創星物聯合作的第二年就實現3,000張保單與5,000萬營收、年成長23倍,創星物聯的技術授權扮演關鍵,目前也已有多家產險業者與創星物聯積極洽談合作。
林俊彥強調,台灣市場的UBI產險市場需求快速成長以外,創星一直保持台灣市場第一,也準備好擴展海外市場。
目前全球車險市場粗估有7000億美元的規模都將被UBI車險取代,創星物聯將積極爭取,目標搭上車險平台新需求同步成長。
歐美目前是UBI最大的市場,全球最大的UBI車險公司就是Progressive。林俊彥說,與其相比、創星物聯經營單一保戶的軟硬體平台成本,大約僅是外商業者的三分之一,相較之下,創星物聯跨國的運營能力有絕對的成本優勢,創星目前已經是累積千萬筆以上車主駕駛行為與風險評估數據及UBI平台的公司。
不少專家都預測,未來世代街頭將充斥電動車、分時或長期租賃的汽車、無人駕駛車等,林俊彥說,新時代車險的保險費率將有望跟隨駕駛者移動,創星物聯也在三年前就先開始布局,目標讓未來金融科技與汽車工業變革具備有更無限的未來。
另一方面,許多國家面臨空氣品質極度惡化已經是事實,創星物聯也根據人們室內外活動範圍空氣品質的需求,推出空氣清淨相關產品包含住家到桌上型、店家、公園與社區、鄰里與城市的等級。他們攜手美國專家,從源頭改善空氣汙染現象,切入大陸除霾塔應用。
林俊彥也說,創星物聯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提供從最小台空氣清淨機、到最大台高達250米除霾塔設計產品的公司,並與明尼蘇達大學深化合作研發移動式的潔淨塔,背後關鍵人物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裴有康。
裴有康也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他將自己擁有的大型除霾塔專利技術、低耗材過濾技術兩大利器,獨家授權給創星物聯,雙方合作目標從源頭管理、解除空氣汙染現象,也改善空氣品質。
在潔淨物聯網應用推廣上,創星物聯與明尼蘇達大學在去年12月進一步與大陸地方簽約合作,首先針對河北石家莊空氣汙染較嚴重的區域來設立五座巨型除霾塔,預計七個月內建置完畢,整體造價約新台幣4.5億元,有望成為防治空氣汙染的示範案例。
林俊彥說,與裴有康的合作可以說是「美夢成真」,雙方將低耗材的奈米過濾材料商品化,快速設計與製造新一代巨型除霾塔並完成效能驗證,且因創星的技術能量,並獲得其獨家授權,有助雙方開拓大陸市場。創星物聯在台灣的新竹工研院院區內也建立除霾塔實驗站,希望收集更多數據,有效的找出更快潔淨空氣的方式。
鴻海旗下創星物聯 推車聯網UBI服務
鴻海旗下創星物聯與泰安產險聯手,推動車聯網 UBI服務,強調以物聯技術與雲端分析,落實全台首張駕駛行為分析車險保單,預計9月上路。
鴻海旗下創星物聯科技宣布,建立台灣第一個駕駛行為計費保險(UBI)產險服務合作。
創星物聯表示,泰安產物保險具有目前全台唯一的UBI 車險保單發行許可,今天雙方簽訂實質合作協議,運用創星物聯「KARDI Lite智慧行車教練」車聯裝置,進行駕駛行為特徵雲端分析,可依照車主駕駛行為及駕駛時段,隨時動態計算車險保費。
創星物聯指出,這項創新應用領先市場估計約 1年,創星物聯與泰安產險為了這張透過物聯設備結合駕駛行為分析的保單,籌備多時。
創星物聯表示,整合「KARDI Lite智慧行車教練」與泰安產險攜手打造的第二代 UBI車險保單,應用車聯網建構的「硬、軟、網、雲」服務架構。其中包含以車聯裝置硬體、手機應用程式 APP、行動通訊網路、偵測車主開車時的車況資訊與行為數據並進行雲端計算。
創星物聯指出,駕駛人在安裝該物聯裝置後,可透過 APP逐步優化駕駛行為,更可即時得知保費加減率狀況,透過物聯技術在雲端分析行為特徵,可降低高風險或高油耗駕駛習慣,並迴避塞車路段,預計 9月上路,屆時將擴大招募早期保戶。
創星物聯積極布局車聯網平台,創星物聯表示,車聯網平台服務以「KARDI」品牌上市,透過與亞太電信合作,投入研發智慧車聯網與服務建置。「KARDI Lite智慧行車教練」車聯裝置,銷售通路包括亞太電信80間直營門市及網路門市、PChome 24購物以及富連網。
創星物聯指出,陸續有4G行車記錄器、4G車機等產品上市供車主選用,依目前成長趨勢估計,年底前將有30萬以上註冊用戶。KARDI 平台可以是車聯網生態圈中的各種行業應用服務入口,估計年底前將有4到5類新型態行業應用上市。
鴻海攻智慧車 幕後軍團曝光
鴻海強攻車聯網 KARDI平台亮相
創星物聯科技公司簡介
創星物聯科技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24719087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股權狀況 | 僑外資 |
公司名稱 | 創星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TRANS-IOT TECHNOLOGY CO., LTD.)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
資本總額(元) | 70,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60,400,00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6,040,000 |
代表人姓名 | 林俊彥 |
公司所在地 | 臺北市內湖區瑞光路618號7樓 |
登記機關 | 臺北市政府 |
核准設立日期 | 104年01月07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09年10月19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CC01080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I301030 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 I501010 產品設計業 F118010 資訊軟體批發業 F119010 電子材料批發業 F218010 資訊軟體零售業 F219010 電子材料零售業 E605010 電腦設備安裝業 IZ13010 網路認證服務業 F601010 智慧財產權業 F109070 文教、樂器、育樂用品批發業 F209060 文教、樂器、育樂用品零售業 F213030 電腦及事務性機器設備零售業 F213060 電信器材零售業 I401010 一般廣告服務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F401021 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輸入業 JD01010 工商徵信服務業 JE01010 租賃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創星物聯科技董監事持股
序號 | 職稱 | 姓名 | 所代表法人 | 持有股份數(股) |
---|---|---|---|---|
0001 | 創星物聯科技董事長 | 林俊彥 | 565,128 | |
0002 | 創星物聯科技董事 | 于哲民 | 30,000 | |
0003 | 創星物聯科技董事 | 黃俊閔 | 昕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18,800 |
0004 | 創星物聯科技董事 | 楊世雄 | 0 | |
0005 | 創星物聯科技董事 | 楊薰 | 341,876 | |
0006 | 創星物聯科技監察人 | 陳灼檥 | 仁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01,215 |
因為創星物聯科技是未上市股票,所以都是透過私人間的交易,因此沒有向上市櫃股票一樣有個成交價。通常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參考的價格,想買的可以參考賣價,想賣的可以參考買價,如果有創星物聯科技股價方面的問題,歡迎與版主交流討論喔
因為創星物聯科技股票還未上市,所以只能透過私人間的轉讓,可以直接找想要交易的對象,進行交易,因為法規的關係,所以無法用委託方式進行,如果有創星物聯科技想要交易的,歡迎直接與版主連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