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在第四季再度展現強勁生命力,不過,在多空訊息交錯的影響下,行情波動幅度加劇,使得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在10月份的規模不增反減。雖然如此,聚焦科技和大中華主題的基金仍然吸引大量資金,成為市場中的亮點。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數據,截至10月底,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規模減少約18億元,減幅達0.35%,總規模下降至5,213億元。然而,在眾多基金中,科技主題和大中華基金表現亮眼,規模不斷攀升。 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經理人王萬里分析,AI相關應用發展蓬勃,供應鏈成為2025年產業主軸,對美、台、日三地的科技股後市持續看好。他建議投資者可透過亞太科技股票型基金進行布局,或採用定時定額等投資方式,以降低貿易戰、全球通膨和地緣政治風險。 蘇聖峰,台新美日台半導體基金經理人,預期美國總統大選後的政策將導向軟著陸,川普的減稅政策短期內將刺激經濟和市場成長。他預測S&P 500企業在2024年至2025年的獲利成長率將持續保持在兩位數,美國半導體股有望受益於川普的政策理念而走強。 兆豐投信則看好永續經濟議題與AI科技主軸的產業發展,預估全球AI PC出貨量將在2026年挑戰1.8億台,AI PC將成為市場主流,並帶動相關市場的商機。 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胡家菱預期,陸、港股在9月下旬因官方強力作多而迎來近年來最佳表現,但由於市場政策預期較高,短線股市漲後可能回落。她預期在中美政策同步寬鬆的情況下,全球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較高。
新聞發布日期:2024/11/21
轉貼新聞內容來自於兆豐投信股價行情-IPO贏家未上市股票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