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金融業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上,陸續展開了一系列的防範措施。各大國營銀行如臺銀、土銀及合庫金等,都已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中的淹水風險因子納入考量範圍,以期降低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
臺銀在去年的TCFD報告書中指出,颱風和暴雨是對其影響最為顯著的氣候風險類別。颱風可能導致客戶營運據點遭受風災、土石流、淹水等災情,進而影響其營運和提供的授信不動產擔保品,這將可能導致貸款金額無法回收或投資獲利受到衝擊。
報告進一步評估,到2050年後,台北、新竹、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宜蘭及花蓮等高淹水風險縣市的不動產擔保品共有2萬1,699筆,其中2,610筆的擔保品位於模擬淹水區域,去年底曝險金額約為163億元,占總體授信餘額的0.49%。
進行壓力測試的結果顯示,在強颱、暴雨等极端天氣情況下,這些高淹水風險縣市的曝險金額將達到近3,000億元,預期可能造成的最大損失為7,000萬元,約佔獲利的0.1%。
土銀的TCFD報告書則以2041年至2060年間發生淹水的機率為基礎,對比授信部位的不動產擔保品餘額。去年底,處於高淹水風險地區的授信餘額達到5,530.94億元,佔全行授信餘額的23.42%,其中超過7年以上的占比達到15.49%,但評估結果顯示,目前尚無重大曝險地區。
合庫金則以2050年為預設的實體風險發生年,對個金和法金不動產擔保品的授信餘額進行了風險評估。根據計算,淹水風險最高區域的個金和法金損失金額預計分別為0.58億元和1.24億元,總計1.億元。
新聞發布日期:2024/11/1
轉貼新聞內容來自於台灣銀行股價行情-IPO贏家未上市股票交流網